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昭君

王昭君

西汉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妻。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前49—前33年在位)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史称其“丰容靓饰”。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婿于汉,其因“入宫数岁,未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奉旨适呼韩邪。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生1子名伊屠知牙师,后为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遵汉成帝敕令,从匈奴俗,继为新立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生2女,长为须卜居次,次为当于居次。对加强西汉与匈奴间友好关系,使呼韩邪后裔始终亲汉作出一定贡献。其出塞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流行题材。

猜你喜欢

  • 元朗

    513—532北魏皇帝。531—532年在位。字仲哲。鲜卑元氏(拓跋氏)。章武王元融第三子,母程氏。永安二年(529),为肆州鲁郡王后军府录事参军、仪同开府司马。建明二年(531),为冀州勃(渤)海太

  • 乌桓

    古族名。又作乌丸。东胡族一支。语言属东胡语的分支。战国时已见于史籍。与鲜卑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乌桓山(

  • 乌恰吞

    鄂伦春语音译,平均分配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鄂伦春人中残存和流行三种平均分配形式:(一)※“乌力楞”(地域公社)共同消费熊肉;(二)“乌力楞”按户平均分配;(三)同猎者平均分配。

  • 安同

    ?—429北魏大臣。其先祖世高,汉时以西域安息王侍子入洛阳。历魏晋,避乱辽东,故史称辽东胡人。前燕殿中郎将安屈子。随父友公孙眷经商,见拓跋珪有济世之才,遂侍。登国(386—396)初,频使后燕,称旨,

  • 马本

    藏语音译,意为“军官”。唐吐蕃时已有此称,后藏区仍沿用。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基层组织亦设此军职。专司军事,掌握本村寨的武装力量。各部落间发生械斗,负责召集士兵,亲自率众出战。执掌部落转换牧场的组织、

  • 苏尔莽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子曲河下游。东接扎武,南界昌都,西抵囊谦,北临拉休。有百户1员,驻囊结载寺;百长2名,属民400余户。耕牧兼有,田多牧少。信奉喇嘛教黄、白二教派。归西宁办事

  • 奥石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奥江河千户所、阿实河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土成哈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与喜乐温河等12卫及得的河千户所同时建立。《明会典》、《明史》不载该所,但有鱼失

  • 移兹裒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 上党丁零

    见“并州丁零”(891页)。

  • 酥油

    藏语称“玛儿”,为藏、蒙等族人民用牛羊乳制成的食品。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区。一般用土制方法:即将奶汁稍加温,倒入大木桶(藏语称“雪登”)内,用一装有园盘的木棒上下提拉数百次,使油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