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满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政权的朝代名。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经过30余年的艰苦斗争,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境)建国,改元天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以与12、13世纪女真族建立的金代相区别。后,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公开反明,并取得萨尔浒之战的重大胜利。天命六年(1621)进占辽东地区,实行“计丁授田”,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十年(1625)迁都沈阳。翌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负伤,病殁于叆鸡堡,皇八子※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三大贝勒分值旧制,增设八大臣、十六大臣,共同议政,仿明制设立六部等,并亲自执掌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削弱了八旗诸王、贝勒的势力,确立独尊的地位。同时颁布了保护农业生产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九年(1635),废除诸申(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后简称满族。翌年(1636),去汗号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皇太极称帝后,在对明朝、蒙古和朝鲜的征战中,军事势力益盛,松(山)锦(州)之战打击了明的有生力量。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病逝,皇九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在灭大顺、大西、南明政权,镇压各地的反抗武装后,统一全国,继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之后,建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居统治地位的第二个全国性政权。清朝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法制和政权机构,满族贵族联合汉族地主和蒙古等族贵族,对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统治。清初,为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的措施,大力招民屯田垦荒,定官员垦荒考成则例,编辑《赋役全书》颁行全国,以及重用汉官、严惩贪官等,对推动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统治者实行的圈地、投充、逃人、剃发、易服五大弊政,给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痛苦,不断爆发人民的反抗斗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誉为“康乾盛世”,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清圣祖(1661—1722年在位)时,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停止圈地、修订逃人法及制止投充等,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肃清准噶尔上层噶尔丹、西藏上层第巴桑结嘉措、维吾尔族上层布拉尼敦等割据势力,粉碎沙俄和英国的侵略活动,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极盛时,幅员辽阔,疆域北自戈尔诺阿尔泰、萨彦岭,南达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东至日本海。清宣宗(1820—1850年在位)开始,由于政治上日渐腐败,清朝经历了由衰而亡的过程。道光二十年(1840)***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主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族人民(包括满族人民)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1911年(清宣统三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凡传11帝,共历276年。

(附表见下页)

附清朝诸帝世系

猜你喜欢

  • 夺里本斡鲁朵

    见“延昌宫”(819页)。

  • 督捕清吏司

    清官署名。初设督捕前、后二司及督捕厅,隶兵部,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隶刑部。雍正十二年(1734),废督捕前司和督捕厅,改督捕后司为督捕清吏司,简称“督捕司”。掌理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事务。各旗凡

  • 中山王

    前344—前308战国时中山国国王。白狄鲜虞人,姬姓。※中山成公之子。成公引槐水围赵鄗邑,败赵国,使中山国跻身于强国之列。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成公卒,年17岁即君位。四十六年(前323),以其

  • 钦居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

    明代官名。简称巡抚辽东都御史。明正统元年(1436)始置。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太监(内臣)均为镇守辽东之重臣。衙门为巡抚都察院,设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又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设行院。职务为提

  • 永宁土知州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初设答兰管民官(答兰是永宁的古称)。后设永宁土知州,属丽江军民宣抚司。《元史·地理志》永宁州:“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兰,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世属

  • 权鼎雄

    ?—1221西夏大臣。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天庆(1194—1205)进士。以文学名世,授翰林学士。襄宗立,弃官入青岩山隐居。神宗立,召为左枢密使。曾奉使谢金横赐,与金接伴争相见仪,金人服其论正。后

  • 噶勒丹达什

    ?—1739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南左翼后旗台吉。又译噶尔丹达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垂库尔之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随达什巴图尔归属清朝。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任青海和硕特左翼长。五十

  • 乙室活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联盟组成时有8部,乙室活部为其一,※阻午可汗时,析为

  • 讹鲁观

    即“完颜宗隽”(1156页)。

  • 往流

    见“罔留”(1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