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

辽代末年宋联金灭辽所定盟约。因交盟使者往来通过海道,故名。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九月,女真起兵反辽,次年正月建金,连败辽军,进展迅速,天辅元年(1117),攻克泰、显、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宋见辽大势已去,于次年四月遣武义大夫马政以买马为名,自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赴金,相约夹攻灭辽。中经往返联络,于天辅四年(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商定:金攻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宋攻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双方皆不得逾关;待辽亡,宋收复燕云等地;宋将原输辽之40万岁币转献于金。盟后,金兵进展迅速,当天攻下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2年后取中京、西京(今山西大同)。宣和四年(1122),宋攻南京,遭大败,反求助于金,金太祖亲率兵攻下南京,责宋失约。城交宋,宋需将该城每年所收租税百万缗献金。3年后,金灭辽,继续南下,开始灭宋战争。海上之盟反映了北宋长期恢复燕云的愿望,亦揭示出北宋屈辱外交与内部腐朽。

猜你喜欢

  • 宇文氏

    古部落名、姓氏。源出匈奴,为南单于远属,原居阴山地区,统12部。史称“其语与鲜卑颇异,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被长襦及足,而无裳”。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约公元1世纪时,移

  • 旗军志

    书名。清金德纯(祖籍辽宁辽阳,汉军正红旗人)撰。不分卷。该书叙述八旗制度之起源及阀阅之等、爵秩之序、春秋讲武之政与赏罚之法等。行文简明扼要。对研究满族社会历史有参考价值。有《昭代丛书》、《学海类编》及

  • 班禅一世

    见“克主杰·格雷贝桑” (989页)。

  • 布扬骨

    ?—1619明代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又作布扬古、白羊骨。女真族(一说为女真化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部始祖胜根打喇汉六世孙,※卜寨长子。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嗣为贝勒,与※锦

  • 头克汗

    ? —1718清代哈萨克汗。一译脱卜柯依汗、泰吾坎汗。※扬吉尔(江格尔)汗子。长驻塔什干。派遣有名望代理人分管所属3个“玉兹”(区划名称)。执政时,首创把哈萨克古老氏族习惯法汇集成成文法《头克汗法典》

  • 评皇券牒

    俗称《过山榜》。瑶族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历史文献。又叫《盘古皇圣牒》、《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白箓敕帖》、《盘古圣皇榜文券牒》等等。迄今已发现百余件,有木刻印、石印、油印和手抄本,分折叠、卷幅、书本式

  • 段俭魏

    唐代南诏大臣。又名段忠国(一误作段国忠)。白族先民。祖籍武威郡(今甘肃武威),王崧《大理世家》称其为“汉太尉段熲之后”。南诏王阁罗凤(748—779年在位)时,初任大军将(南诏高级将领)。唐玄宗天宝十

  • 茶只剌

    见“札只剌”(1600页)。

  • 赤年松赞

    吐蕃赞普。又作赤尼雅松赞或祥杜诺阿瑞。《唐书》称揭利失若。※拉托托日宁赞与诺萨芒波洁之子。其任赞普期间,雅隆部落经济有长足进步,据《拉达克王统记》载,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连湖泊,引水、开沟渠;蓄水灌溉,

  • 北魏孝庄皇帝

    见“元子攸”(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