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柴册仪

柴册仪

契丹传统礼仪。早年,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时举行,开国后沿袭,演化为皇帝登基仪式。相传于遥辇氏阻午可汗时制定。新帝接位,积薪为坛,受群臣玉册,燔柴祀天。具体仪式有两记。《燕北录》载:先于契丹宫内选择9人,与首领身材一般大小者,各赐首领所着衣服一套,假作首领,不许旁人知晓,于当日子夜时分,与首领共10人,相离出小禁围,入大禁围内,分投各一帐。至三日辰时,每帐前有契丹官吏一员,各自入帐:“列何骨臈”(提认天子),凡得领主者,宣赐牛羊马驼各1千。若提认得首领,按规定需言:“我的不是皇帝。”官吏则应言:“你的是皇帝。”皆用契丹语。如此往来3遍,领主方作态言道:“是便是。”至此,提认完毕,一起出帐,着箱内礼仪衣服,次第行礼,先望日四拜,继拜七祖殿、木叶山神、金神、再拜册皇太后,拜赤娘子、七祖眷属,继而上柴笼受册,入黑龙殿受贺。柴笼高32尺,用带皮榆柴叠成,上安黑漆木坛三层,坛安御帐,新主坐其中,下有契丹臣僚200余人。《辽史》载:前期,择吉日,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席百尺毡,龙文方茵。又置再生母后搜索之室。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仪毕,八部之叟前导后扈,左右扶翼皇帝册殿之东北隅。拜日毕,乘马,选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驰,仆,御者、从者以毡复之。皇帝诣高阜地,大臣、诸部帅列仪仗,遥望以拜。皇帝遣使敕曰:“先帝升遐,有伯叔父兄在,当选贤者。冲人不德,何以为谋?”群臣对曰:“臣等以先帝后恩,陛下明德,咸愿尽心,敢有他图。”皇帝令曰:“必从汝等所愿,我将信明赏罚。尔有功,陟而任之;尔有罪,黜而弃之。若听朕命,则当谟之。”佥曰:“唯帝命是从。”皇帝于所识之地,封土石以志之。遂行,拜先帝御容,宴飨群臣。翼日,皇帝出册殿,护卫太保抚翼升坛。奉七庙神主置龙文方茵。北、南府宰相率群臣环立,各举毡边,赞祝讫,枢密使奉玉宝、玉册入。有司读册讫,枢密使称尊号以进,群臣三称万岁,毕拜。宰相、北南院大王、诸部帅进赭、白羊各一群。皇帝更衣,拜诸帝御容。遂宴群臣,赐赉各有差。此仪带有明显的世选痕迹。

猜你喜欢

  • 见“可汗”。

  • 莫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方村、阳凤、地莪、播尧、茂兰等乡。操这种语言的约1万余人。其人多姓莫,故称莫家。莫家人一般都会说布依语,并唱布依族民歌。不同地区

  • 吉乎·桑州尖措

    明代青海玉树根蚌寺住持。藏族。四世囊谦王甲根巴日之弟。通过大宝法王噶举派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银协巴举荐,被明朝封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赐金印,象牙章。文册载:“凡属囊谦部落僧俗人等,均服从囊谦王室管理”

  • 纳合椿年

    ?—1157金大臣。本名乌野。女真族。纳合氏。幼入西京(今大同)学馆,习女真字。后选送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师事教授耶鲁。业成,补尚书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

  • 拔也稽部

    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部落名。《北史》作“日拔也稽”。一说为匈奴余部,一说属敕勒族,即为《隋书·铁勒传》中的拔也古部。游牧于柔然西北,士马强壮,“国尤富强”。北魏天兴五年(402),举兵攻击柔然首领社仑,大

  • 鸢鞮

    春秋时白狄鼓氏酋长。亦作苑支。鼓氏为春秋时的“子国”,故亦称“鼓子”。周景王十八年(前527),晋正卿荀吴(中行穆子)率兵进击白狄鲜虞氏,并分兵包围鼓氏(在今河北晋县境)。鼓氏因外无鲜虞氏支援,内断粮

  • 完颜习古迺

    金将领。亦作实古迺、石古乃、习古乃。女真族。完颜氏。辽天庆四年(1114),与蜀王银术可使辽索逃人阿疏,还,言辽政腐败,可取,阿骨打始决意起兵伐辽。太祖天辅六年(1122),辽萧妃自古北口出奔,奉命追

  • 神瑞

    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年号。414—416年,凡3年。

  • 长命缕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 户曹

    唐代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