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吉努

杨吉努

?—1584

明代海西叶赫部首领。亦作仰加奴。女真族(一说为女真化的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始祖胜根打喇汉六世孙,都督佥事※祝孔革孙,台出次子(一说为台出弟台坦柱第三子)。明宣德二年(1427),祖率部从张地(今伊通满族自治县碱场)南徙至叶赫河沿岸,因号叶赫部,以贡市于明镇北关,故又称北关。部内建大城两座,世居东城(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叶赫河西屯西南近地),兄清佳努世居西城(东距叶赫满族镇7里,又称叶赫山城),皆自号贝勒。明人称其兄弟为“二奴”。初,哈达部势强,与兄俱事万汗王台。曾以妹温姐嫁王台,又聘王台女。因祖父祝孔革为王台叔王忠所杀,日思复仇。万历十年(1582),乘王台年老势弱,与其长子扈尔汉争战。王台死后,构兵日炽,分解其部,势力益盛。十一年,连兵蒙古暖兔,恍惚太等万余骑,击败王台子猛骨孛罗及孙歹商等,焚室庐,毁田禾,斩杀部众300余人。获明犒赏后始罢兵。旋又兴兵焚烧猛骨孛罗、歹商田庄,掠百人,扬威称霸。十二年(1584),于中固城(今开原县中固),被明巡抚李松、总兵李成梁伏兵所杀。

猜你喜欢

  • 格埒克巴木勒

    ? —177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凌布木长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袭札萨克辅国公。雍正十一年(1733),以所属巴尔呼人由塔尔巴哈台遁俄罗斯,统

  • 北魏昭皇帝

    见“拓跋禄官”(1361页)。

  • 北魏出帝

    见“元修”(227页)。

  • 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高宗弘历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木而撰。铭文以满、汉、维3种文字镌刻。记叙布拉呢敦和霍集占在伊西洱库尔淖尔被击败及逃奔巴达克山经过。原碑立于淖尔东北岸,光绪十七年(1891

  • 河西乐

    元朝对西夏民族音乐的称呼。因西夏故地被称为河西而得名。蒙古王朝初期,接受西夏进士高智耀的意见而征用西夏旧乐,为蒙古制乐之始。后元朝虽兼采其它民族音乐,但仍继续使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以后,每年

  • 李樾

    约1790—1850清嘉庆道光年间纳西族官员。字果亭。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博学,善诗文,工书法。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出任山东定陶等县知县。有政

  • 子弟书

    满族旧日鼓词曲艺作品。全称“清音子弟书”。八旗子弟创作,故名。内容以明清小说或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北京风土人情为题材。有词有曲。词一般以7字句为主体,分短段与长篇。短段数十句乃至百句;长篇有数回乃至数

  • 李英

    ①(?—1215)金末官员。渤海族遗裔。字子贤。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金代又被徙益都府(治今山东益都县)。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官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县令、通远县

  • 玉树二十五族

    清道光初年后居住于玉树地区诸藏族部落总称。一称囊谦二十五族、隆庆二十五族。至咸丰同治(1851—1874)之时,始有今称。系由西宁四十族演化而来。即囊谦、拉休、苏尔莽、苏鲁克、拉达、布庆、迭达、固察、

  • 广平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皇庆元年(1312),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曾孙阿儿剌氏木剌忽受封。哈班、阿鲁图、咬咬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