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杜文秀

杜文秀

1823—1872

清咸同年间云南各族反清起义领袖。字云焕,号百香。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县)人。回族。祖父是往来缅甸贸易的锅头。少时,入学读书,聪颖过人。稍长,参加科试,补为廪生。道光二十五年(1845),以永昌官绅沈盈残杀回民,赴京上诉,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1856),以临安豪绅霸占回民矿权,焚劫回民村寨,云南巡抚亦密令各地“聚团杀回”,各地回民心怀疑惧,聚众自保。汉、彝、白、傣、纳西、景颇、傈僳、哈尼等各族人民纷起响应。义军攻占大理,九月,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在大理建大元帅府,设文武官员,建政权。提出“连回汉为一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翦除贪污,出民水火”等口号。宣布响应太平天国号召,“革命满清”。义军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公平交易,农工商各安其业,人心悦服。采取轻赋税,重生产等政策。全盛时,占领云南53县。贵州金万照、马凌翔、马河图领导的义军、陕西、四川兰大顺等领导的义军都与之相通。多次粉碎清军的大规模镇压。同治元年(1862),严辞拒绝清军议和之请,派姚得胜(白族)率军入川,配合太平军石达开部作战。六年(1867)十月,命蔡廷栋率18大司,20余万大军东进,围攻昆明,攻占楚雄等数十城。八年(1896),义军失利,东征受挫。十一年(1872),大理被围,为免遭屠城,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以换取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12月26日,和全家服毒自尽。清云南巡抚岑毓英屠杀全部降将,血洗大理城。大司空李国纶在腾越一带坚持反清,后被俘,不屈而死。

猜你喜欢

  • 的令

    ?—1374明洪武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今龙里东南一带)人。苗族。洪武六年(1373),与的若等率大平伐苗民起义。谷峡、刺向关等地苗民纷起响应,聚众树栅,攻的敖等寨。七年,遭贵州指挥张岱的镇压,

  • 敌剌

    契丹语。 ①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 ②部族名。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西走,会见18部王众,其中就有敌剌部。③见“敌烈部”(1

  • 合里合军

    金末兵种之一。由流亡者组成。以归附者人数过多,选其骑射优者为忠孝军,次者别为一军,令习武艺,经考试合格再补入忠孝军。此即忠孝军的预备队。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自汴梁(今河南开封)再迁归德(今河南

  • 阿奇木汗条勒

    见“艾克木汗”(437页)。

  • 顾尔布锡

    1597—1661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萨喇木兰地方。原系蒙古喀尔喀贝子。天命(1616—1626)年间,率属众600户归附,尚和硕公主,为额驸,授三等总兵官世职。崇德六年(164

  • 铜爨

    古炊具。南北朝时期,梁益州的僚人用铜铸制的一种炊具。口大腹宽,既轻又薄,极易熟食。

  • 拓跋平原

    ? —487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河南王※拓跋曜孙,颍川王提长子。太安元年(455),父卒,袭爵,后改封武昌王。曾随献文帝拓跋弘征柔然,多有战功。拜假节、都督齐兖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齐州刺史,善于怀

  • 和卓传

    书名。维吾尔文。清代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穆罕默德·萨迪克·喀什噶尔作。成书于1768—1769年。记事始于阿帕克和卓攫取叶尔羌汗国政权,迄于博罗尼都夺取天山南路6城。书中对阿帕克和卓与噶尔丹勾结,俘伊斯玛

  • 阿礼哈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阿礼哈”,含有“高级正职”、 “首席”之意,如“阿礼哈超哈”(“超哈”意为“兵”),指称“都统行营兵”(即骁骑营兵);“阿礼哈达”(“达”意为“首领”),指称“大学士”、“宰相”;“

  • 玉资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作玉孜伯克、羽滋伯克。维吾尔族语,意为百户长。职司征收百户范围的粮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