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

?—572

南北朝时突厥汗国可汗。又作木汗可汗、术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温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西魏废帝二年(553),乙息记可汗科罗卒,嗣立,号木杆可汗。以智勇著称,务于征伐。继位后,率兵破柔然,迫邓叔子逃西魏。恭帝二年(555),西魏为结好突厥,收缚邓叔子以下3千余人,付突厥使者,尽斩于青门外。柔然汗国亡,突厥汗国代之君临漠北,移牙于郁都金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自诩为漠北游牧民族最高汗权的合法继承者。次年,联兵西魏攻破吐谷浑,虏其主夸吕之妻及大量珍物。与西魏和好关系日增,势力日盛。进而东破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并于北周保定二年(562)至天和三年(568)与波斯联军破西域大国哒,杀其王。以乌浒水为界,瓜分其地,“威服塞外诸国”(《北史·突厥传》),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康、安、石等葱岭东西诸城国均归服,其疆域东自辽海(今鸭绿江),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南起沙漠,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为突厥鼎盛时期。在位期间,结好北周。在北周、北齐相争中,奉行厚周薄齐政策,屡遣使北周,贡献方物,并以女许武帝宇文邕。保定三年(563),率骑20万(一说10万)与周将杨忠联兵伐齐,次年会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掠获甚众。天和二年(567),遣使罗莫缘送女于周。终其一世,与北周始终保持和好关系。

猜你喜欢

  • 布尔罕王朝

    政权名。12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衰弱,宗教和地方势力发展,拥有“萨德尔·贾罕”(意为“世界之柱”)称号的世袭宗教家族出现于布哈拉,为一政治实体,具有“贵族城邦共和国”性质,史称“布尔罕王朝”。奠基

  • 依马都

    傈僳语音译。即贝壳卦。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占卜形式之一。“依马”是一种贝壳,为傈僳族妇女的一种装饰物。卜卦时由巫师取两枚依马放于碗中,并念咒语说:贝壳的正面表示吉,反面表示凶。然后将两枚依马拿起来掷于碗

  • 布露

    即“波路”(1516页)。

  • 铁勒

    见“敕勒”(1983页)。

  • 特睦格图

    1887—1939蒙文铅字印刷倡导者、出版家、文化普及工作者。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日本名古松。出身平民家庭。被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收为

  • 嫩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嫩江县。辖域东西400余里,南北600余里。东界瑷珲厅,西接西布特哈,南连讷河厅,北临漠河厅。六朝以前沿革同※龙江府。隋属南室韦地。唐

  • 女真馆华夷译语

    见“女真译语”(147页)

  • 支盖

    朝鲜族民间搬运工具。亦称“背架子”。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于山间坡路及田间稻秧运输等。制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将2条1米左右的“丫”形木柱对称平列,中间用2—3个木撑将木柱固定住,在上、下2个木撑之间

  • 强尔记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授予的学位名。又译作“巧尔气”。意为“经律论兼通者”。地位在※阿棱经巴”之上。如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有巧尔气的活佛,即因其精研三藏获此学位。他所建立的寺庙亦以其学位之名命名为“巧尔

  • 左禾

    明初云南蒙化州土官。彝族。元末为“火头”。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取云南时归附,委以添摩牙等村“火头”。十七年,实授蒙化州(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判官,与千夫长施生共理州事。从明军平定属内“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