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扎仓

扎仓

藏语音译,意为“僧院”。藏传佛教(喇嘛教)各大寺院中僧众习学经典之所。按学习经典性质分为:举巴扎仓(密宗)、参尼扎仓(佛教哲理)、丁科扎仓(天文历算)、曼巴扎仓(医学)。三大寺内之扎仓,为独立组织,规模各异,由不同数目之康村组成。最大扎仓为哲蚌寺罗色林扎仓包括21个康村,最小之扎仓无康村。各扎仓之首为堪布。寺院为代表数个扎仓之总名。有独立的庄园、百姓及动产。时受大活佛、贵族布施财物,扎仓间因争显赫施主和大活佛时有纠纷。有会议组织,称“扎仓聪读”,由堪布主持,管理本扎仓诵经、戒律、考试、财务等。设有诸执事:扎仓总管,称喇让强佐;翁则,专管扎仓大殿,领导诵经;雄令巴,管理学经事宜;格郭,为扎仓范围内的协敖,除管理僧众行为、戒律外,兼管扎仓僧人名册,因有仲裁扎仓僧人之权,此职之缺亦多贿赂竞争充任,任期一年。翁则、雄令巴、格郭为扎仓组织之中坚,藏语总称其为“翁却松”,意为学法三首领。

猜你喜欢

  • 布孜尔罕

    见“布素鲁克”(471页)。

  • 巴儿塞章

    见“巴勒滚”(412页)。

  • 内务府官庄

    清代庄园种类之一。即*皇庄,*王庄之所自出。皇室庄园悉由掌管皇家事务的内务府有关官员综理,故称。来源,即以圈地、*旗余地、投充地等拨设。乾隆五十六年(1791),高宗弘历命以大凌河马厂东西成荒之地(即

  • 烛偎水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主隈部、烛隈水部。因居住于烛偎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佛山镇附近的札伊芬河)流域而得名。天辅四年(1120)九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遣宗室子完颜仆忽得、完颜酬斡招降该部。该部首领

  • 泰耶尔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泰耶尔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泰耶尔人约有6万,居住在台湾北部,台中埔里以北广大山区,浊水、北港、大甲、大安、后垅、大嵙崁、大南澳、大浊水、达奇里、木瓜等溪流域,

  • 罗卜藏丹津之乱

    清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反清叛乱。一称“癸卯之乱”。康熙五十六年(171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袭杀拉藏汗。清朝政府为“驱准保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

  • 不入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九等之称。乾隆十三年(1748),从镇国公一爵内分出,始正式立此爵名。前镇国公一爵,有入※八分、不入八分(分,去声)之分。入八分镇国公位列14等封爵中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位列第九

  • 牂柯江

    古水名。又作牂牁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包括南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和西江、番禺江,长约2000余里。古※夜郎国在此流域之上游。明清以来,考释此江方位而以其相当于今之某水者有都江或沅水

  • 吴十

    见“耶律吴十”(1312页)。

  • 约波

    藏语音译。此称吐蕃时已有。意“男仆”、“男佣人”。女仆、女佣人则称“约么”。在解放前西藏农奴制社会中,长年性佣人,多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不能自由离去。终身为仆者,称为“才约”,是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