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达师范学校

成达师范学校

回民学校名。地在山东济南市西关穆家东门清真寺内。创建于1925年4月26日。由该寺阿訇马松亭等共同发起创办。取“成德达才”之意。以“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意识,阐发回教(伊斯兰教)文化为宗旨”。培养担当“三长”(即学校校长、宗教教长,协会会长)重任的优秀人才。校长为济南道伊唐柯三。经费由回民中之贤达民众捐资。初设予科、本科班,实行“二、四制”(即二年予科,四年本科)。后办初、高级班,改“四、二制”。课程设阿拉伯文、《古兰经》、《圣训》、教律、教史、教律、认主学、伦理学、国文、儒学、历史、地理、数学、化学、英语、音乐、工艺、图画、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学、哲学等30余门。1928年迁北平(今北京)东四牌楼清真寺内。增设小学、研究二部,后又开设特别班。曾派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聘请国内著名学者顾颉刚、徐炳昶、韩儒林、姚从吾、冯友兰、张星傅等及埃及学者来华讲学。出版《成师月刊》、《月华》旬刊等杂志。1937年迁桂林,1941年7月改名“国立成达师范学校”。并在安徽省阜阳县设立分校。1944年又迁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1949年4月,由北京市教育局接管,任命马玉槐为校长。同年10月与私立西北中学等校合并成立国立回民学院。1959年以后改为“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 耶律苏

    ①(?—926)契丹开国初期皇室大臣。又作素、铎稳。字云独昆。为太祖※耶律阿保机异母弟。史载其性柔顺,对阿保机尤忠,深得宠信。太祖三年(909),为舍利(管军头目)。三月,奉阿保机之命与萧敌鲁南下,以

  • 伊萨克

    ①(?—178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哈密人。札萨克郡王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父命护送哈密移民500户赴伊犁屯田,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受命袭爵。三十六年(1771),偕吐鲁番郡

  • 覃友谅

    明代湖广散毛洞土官。土家族。苗族“吴面儿之难”后,诸土司地多荒废,罢承袭。永乐二年(1404),招复流散“蛮”民,以故土官之裔,请仍设治所。因其户小,降散毛宣抚司(今湖北来凤县)为长官司,授长官。四年

  • 秦晋

    明初云南澄江府土官。一作秦普。彝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总兵官拟充路南州土官。十七年赴京朝觐,授澄江府路南州(治今路南彝族自治县)同知。建文四年(1402)进京朝贺。永乐元年(1403),奉旨

  • 得热莫五根那罕

    赫哲族旧时的丧葬风俗。赫哲语音译,意为“停尸木床”。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人死后,一般都在家停放数日才埋葬,天数视季节和死者年令而定,1至7天不等。尸床用木板搭成,将死者头朝门脚向里(或

  • 房兆

    隋朝将领。其先世为代(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鲜卑屋引氏(后改房氏,一说屋引氏原为高车贵族,后归西部鲜卑)。刚毅有武略。开皇(581—600)时,与刘方等俱为边将,名显当时。频为行军总管击胡,以功官至柱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

  • 哈哈尔

    氏族名。见“西格登”(698页)。

  • 大宋平蛮碑

    北宋摩崖石刻。宋余靖(1000—1064),字道安,广东韶州曲江人,汉族,镇压侬智高的宋军副将)撰文。刻于桂林铁封山镇南峰西面半山石壁上,时间在皇祐五年(1053)。额篆书汉字,每字径9寸;正文楷书汉

  • 三屯河卫

    见“撒秃河卫”(2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