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1834—1908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满族。叶赫那拉氏。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元年(1851),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六年(1856),生子载淳(即同治帝)。封为懿贵妃,自是地位扶摇直上,开始参预政事。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故,载淳即位,被尊为慈禧太后。在英、法、美、俄的支持下,暗中与奕訢共谋,夺取最高统治权,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捕杀辅政大臣载垣、端华和肃顺等。任命奕訢为议政王,实行垂帘听政。纳奕訢“借洋兵助剿”之策,与英法美侵略者相勾结,利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地主武装力量湘军、淮军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围剿捻军和回族、彝族、苗族人民起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帝病故。又立年幼的乃侄载湉为帝(即光绪帝),再行听政,独揽朝纲,使光绪帝成为傀儡。在国力日衰的形势下,仍骄奢极欲,挥霍无度。任纵其宠爱的太监李莲英和安得海等招权纳贿、搜刮民财。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办近代官办军事工业和辅助民用工业,开展洋务派活动,购买外国军火,建立北洋舰队,训练海陆军,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在中法、中日战争中,屈辱投降、卖国求荣,先后决定与侵略者签订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颁诏,发动戊戌变法。她纠聚封建顽固派阻挠变法,发动政变,宣布“亲政”,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政令,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残酷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一再“电旨”通缉孙中山。先后杀害邹容、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二十六年(1900),为发泄对外国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愤,一度利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义和团对外宣战,以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带领光绪帝及亲信、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二十七年,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此后,又以“实行新政”、“准备立宪”欺骗舆论,加强训练新军,继续镇压革命。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死,又立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其为“太皇太后”。旋病卒。

猜你喜欢

  • 云中都督府

    唐代在东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贞观四年(630),平服颉利可汗后,以其右方部众(漠南)置。擢其首领为都督,使治其众。侨治朔方(今陕西横山县北白城子)。贞观二十三年(649),以其原有部众及俟利苾可汗

  • 延楚布多尔济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丹津长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袭札萨克镇国公。五十一年(1712),献马助军。康熙帝塞外行围时,与祖母苏嘛达喇迎觐,受祖母赐墨

  • 马良骏

    1867—1957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大阿訇。字善堂,经名穆罕默德·尤素福。甘肃清水县(今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学,刻苦努力,曾赴平凉、西吉、河州及长安拜师求学,先后受业于禹月

  • 笼官

    吐蕃官名。职司不详。吐蕃将马定德曾任此职。据《资治通鉴·唐纪51》载,贞元十六年(800),吐蕃“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又,白狗羌亦有“笼官”之设,有四品、五品笼官等。南诏也

  • 阿武儒

    部分彝族的自称。亦作阿武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畴、弥勒、祥云、镇沅、元阳、罗平、金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李从璋

    887—937五代后唐宗室、后晋将领。字子良。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其先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少善骑射。庄宗李存勖时,将兵戍常山。同光四年(926),闻叔兵变于魏州,亦起兵据邢州。叔即位,

  • 下辨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也作下辩道。西汉以下辨县改置,属武都郡(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今甘肃成县西,时称武街城。三国、晋复为县(一说东汉复为县)。东汉末,下辨等地,有氐帅雷定等

  • 阿加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和奴隶。彝语“阿图阿加”的简译,意为“主人门里门外之奴”。因方言不同,又译作“瓦加”、“安家”等。由于来源各异,还有的称为“蒙柱”、“次黑”、“麻腰”、“策莫”(即

  • 駃騠

    匈奴名马。《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駃騠,骏马也,生七日而超其母。”

  • 汉岱

    ?—165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第五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十二月,擢骑都尉,封一等奉国将军。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预议政。六年(1641),随皇太极围明松山(今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