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吏部侍郎布彦图、侍学士额赫礼负责建立。张家口俗称东口,驿站自东口起,北入内蒙古境逐一设置,计:在察哈尔境内设察汉托罗盖、布尔哈苏台、哈留台、鄂罗依琥图克、奎苏图、札哈苏台、明垓、察察尔图、沁岱诸站。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二盟内设乌兰哈达、奔巴图、锡喇哈达、布鲁图、乌兰呼图克、察汗呼都克、锡林木伦、鄂兰呼都克、吉斯洪果多尔等站,共18站,并与外蒙古驿路相接,成为阿尔泰军台南段诸驿站。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吏部侍郎布彦图、侍学士额赫礼负责建立。张家口俗称东口,驿站自东口起,北入内蒙古境逐一设置,计:在察哈尔境内设察汉托罗盖、布尔哈苏台、哈留台、鄂罗依琥图克、奎苏图、札哈苏台、明垓、察察尔图、沁岱诸站。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二盟内设乌兰哈达、奔巴图、锡喇哈达、布鲁图、乌兰呼图克、察汗呼都克、锡林木伦、鄂兰呼都克、吉斯洪果多尔等站,共18站,并与外蒙古驿路相接,成为阿尔泰军台南段诸驿站。
1597—1666清初大臣。字宪斗,号辉岳。宋参知政事范仲淹之后,明兵部尚书范鏓曾孙。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之孙。居抚顺。天命三年(1618),归附努尔哈赤,随从征战,运筹帷幄,从取辽阳、广宁。天聪三年(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巴林旗。东、南、北三面环以勒不格山、阿布达伦台山和翁那根台山。方圆百里,总面积120多万亩。野鸡河从北向南贯通该草原。在草原中部曾发现7千多年前的“兴隆洼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渤海国亡后仕于东丹国,官政堂省工部卿。后唐清泰二年(东丹甘露十年,935)十二月(一作十一月),奉命与列周道入后唐朝贡。翌年二月,后唐授以光禄卿,旋返归。
?—1644清朝将领。蒙古族。敖汉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后裔。父岱青杜楞始号所部为敖汉部。天聪元年(1627),归附后金,赐济农号。二年,随军征察哈尔部。八年(1634),从征明,入得胜堡,由大同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西域古国名。王治鸟飞谷(今帕米尔阿赖谷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口1000余,胜兵480。属西域都护。居民原为塞种部落,从事游牧。民俗、衣服类乌孙。三国时并入疏勒。
渤海王国将领。文王大钦茂时为辅国大将军。唐天宝十一年(日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四年,752),钦茂以不与日本通聘10余年,遣其为使率75人聘日。九月,至日越后国佐渡岛。十月,日皇派左大史坂上等存问。次年五月
见“脱木河卫”(2081页)。
元末起义军将领。濠州定运(今安徽定运县)人。回族。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以谋略见长。元末与弟冯胜起兵归朱元璋,为谋士。曾随从破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屡建功勋,力谏朱元璋攻集庆(今南京),被采纳,至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下旬,英军侵入江孜后,力图攻取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乃宁寺。前线代本米林巴和民兵首领顿热娃指挥昌都、塔布和工布僧俗民兵800名,据寺抗击侵略军,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