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庐江蛮

庐江蛮

东汉对西汉武帝时迁往江淮之间的东瓯、闽越人称谓。亦称“九江蛮”。据《史记·东越列传》载: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王望遣使“告急天子”。武帝令严助“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事后东瓯王举族迁至江淮间;又据《汉书·两粤传》云:元鼎五年(前112),东粤王余善支持南越反汉,后被粤繇王居股所杀(均为闽越首领)。武帝下诏徙其民于江淮间。经不断生息、繁衍,东汉时散居于庐江、九江2郡(今安徽境内),故名。曾多次反抗地方官府压迫,后逐渐与汉族融合。

猜你喜欢

  • 罗桑雷智旺秋嘉措

    1839—1894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土观呼图克图六世。出生于甘肃天祝县野狐川。从三世嘉木样罗桑图旦久美嘉措出家,在塔尔寺显宗札仓学经。咸丰二年(1852),入拉卜楞寺习学经论。三年,赴京觐见

  • 西部喀喇汗王朝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 也里古纳河

    元代河流名。又译也儿古纳河、额而古涅河。唐代称望建河或室建河。即今内蒙古中苏边界之额尔古纳河。史载:唐代,蒙古人的远代祖先蒙兀室韦(或作蒙瓦)“傍望建河居”。蒙古国建立前后,弘吉剌部、亦乞列思部游牧于

  • 根惇

    ?—1705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鄂托克首领。又作根敦。号额尔克岱青。博尔济吉特氏。硕垒乌巴什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罗卜藏额璘沁逃奔准噶尔后,众无主,受命辖其众,授札萨克。

  • 孚远

    即“济木萨”(1738页)。

  • 高昌偰氏家传

    传记名。元欧阳玄(1273—1358)撰。玄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人,延祐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参与修辽、金、宋史,为总裁官。记述偰氏的族属、兴起及元代的政绩。偰氏以居和林城(今蒙古哈尔和林)北之偰

  • 王神念

    451—525北魏、梁将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善骑射,少好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为州主簿,迁颍川太守。梁天监(502—519)中,与子僧辩据郡归梁,封南城县侯

  • 布傣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意为“傣人”。分布在广西龙州、钦州、防城及文山州境内。操壮语南部方言。

  • 提其辽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氏族公有土地的称谓(福贡县怒族称“阿木拉麻”,贡山县怒族称“马大木娃”)。凡本氏族成员均可开垦耕种,但只有使用权利,不能进行买卖,一经丢荒,他人便可开垦耕种。到20世

  • 大将军起居注

    书名。十六国时期后赵中大夫傅彪、贾蒲、江轨撰。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仿两汉、魏晋之制,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