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左江崖壁画

左江崖壁画

壮族古崖壁画。亦名“花山崖壁画”。分布于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天等、崇左、扶绥等县市。已发现有84个地点、183个画处、287个画组,以宁明花山崖壁画的规模最大,发现最早。壁画以人像为主,其次为类犬、飞禽等动物及铜鼓、环首刀、长短剑等器物。人像大小不一,高大者达2—3米,矮小者仅30厘米。一律呈双手上举,双脚叉开状,似壮族道公跳师公舞的姿势,又象跃跃欲跳的青蛙形像,有正身、背身、侧身多种。皆为土赭色。反映出壮族先民当时的艺术创作能力与想像能力。多数学者认为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期间的作品。是研究壮族及其先民的历史和社会、文化面貌的珍贵资料。

猜你喜欢

  • 雍穆长公主

    1629—1678清公主。名雅图。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第四女,孝庄文皇后生。初封固伦公主。崇德六年(1641)正月,下嫁孝庄文皇后兄子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以弼尔塔哈尔父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

  • 张文湛

    清末民初纳西族著名书画家。字丽川。云南丽江九河人。大理守营都司张润义子,著名诗人李玉湛得意门生。本是杜文秀起义军大司卫姚得胜之子,生父不屈战死后,随母逃归丽江大研镇避难,被张润收为义子,改从张姓。自幼

  • 岩母斤

    见“宣简皇后”(1747页)。

  • 葱岭

    西域古山名。见两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晋书·四夷传》·《魏书·西域传》、《隋书·裴矩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五代会要》、《宋史·高昌传》、《元史·河源附录》、《大

  • 白马语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

  • 南夷书

    地方史书。明张洪(字宗海,江苏常熟人)撰。不分卷。永乐四年(1406),作者奉使缅甸至云南,参阅明朝统治云南以来之纪录,加以个人见闻,撮要成此书。所载为:元军入滇,赛典赤·瞻思丁开行省,梁王抗明,洪武

  • 合剌合孙

    见“哈剌哈孙”(1640页)。

  • 伊儒宝得

    蒙古语音译。“伊儒音”意为“普通”、“一般”,“宝得”意为“大牲畜”。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定期征收的一种赋税。每年春秋两期以※“宝得”为单位征收。征收赋税不是根据属民是否能承担,或承担的轻重,而是

  • 奚国皇帝

    见“回离保”(781页)。

  • 米拉尕黑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