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苏语

尔苏语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中部(多续)、西部(吕苏或栗苏) 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差异。以东部方言甘洛县玉田区则洛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唇齿擦音,方言中还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32个,其中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21个,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6个,三合复辅音5个。有单元音17个,分普通元音、鼻化元音和卷舌元音3类。复元音分前响、后响和三合3类,以后响为主,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无辅音韵尾。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作用,但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虚词、语序都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多数、人称领属和指小语法范畴,用加词头、词尾的方式表达。名词中方位词十分丰富,除一般语言中的前、后、左、右外,还根据当地的山势、河流分垂直上方和下方,靠山方和靠水方、水源方和下游方、山坡上方和山坡下方等,每个方位又分泛指、近指、远指、最远指4类。量词比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之分。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元音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体、态、趋向、式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加前后缀、重叠词根等手段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随同、工具、处所、比较,从由、定指等9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方式有合成法、派生法、重叠法,以合成法最能产。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4种。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来源于汉语、彝语和藏语,汉语约占10%,彝语、藏语各占2%。

猜你喜欢

  • 策旺诺尔布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镇国公※托多额尔德尼嗣子。初授侍卫,擢内大臣、上驷院卿,兼蒙古正黄旗佐领。康熙五十一年(1712),袭札萨克镇国公。五十五年(1716),因青海

  • 宇文俭

    ?—578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侯幼突。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武成元年(559),封谯国公,邑万户。天和(566—572)中,拜大将,寻迁柱国,出为益州总管。建德三年(57

  • 金娘

    ? —1788清代台湾林爽文起义军中医师。凤山县下淡水人。高山族。招汉族洪标入赘为夫。中年时因染疾曾跟人学画符治病,病愈后,一直给人医疾。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湾北路发动武装反清,南路以

  • 水西制度

    贵州彝文史书。流传于黔西北、滇东北地区。约成书于清初,作者不详。主要记载水西(今鸭池河以西,大方、黔西二县及其周围地区)、茫部(今云南镇雄县一带)两个统治家支晚期的史事传说,尤其详细地记述了这两个家支

  • 中所土千户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瑞麟归附,清准其请,袭原土千户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中所。嘉庆至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乌云珠

    清代满族女诗人。康熙时大学士※伊桑阿妻,雍正时云南总督伊都立母,诰封一品夫人,著有《绚春堂吟草》。

  • 旗民交产

    见“旗民”(2460页)。

  • 卓生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 温纳河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