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匡

完颜匡

1152—1210

金大臣。本名撒速,亦名弼。女真族。完颜氏。金始祖※函普九世孙。初事豳王允成,为教读。大定十九年(1179),以才学博通,德行淳谨,奉命教完颜璟 (章宗)、完颜珣(宣宗)兄弟汉字、女真小字和女真语。旋充太子侍读。奉命作《睿宗功德歌》,以教章宗,勿忘祖宗创业之艰难和功德,受世宗赞赏。二十五年(1185),中礼部策论进士,仍为侍读。二十八年,任中都路教授。明昌元年(1190),章宗即位,历近侍局直长、副使、局使、提点太医院、翰林直学士。使宋,奉命改名弼。迁秘书监,兼大理少卿,迁签书枢密院事。承安元年(1196),行院于抚州。三年,入守尚书左丞,兼修国史,进《世宗实录》。章宗立提刑司,建言简政省官,立监察体访之使。改枢密副使,授世袭谋克。泰和六年(1206),为右副元帅,佐仆散揆迎击宋军,取枣阳、光化、神马坡、随州、进围德安,下安陆、应城、云梦、汉川、荆山等县。败宋兵2万于信阳东。权尚书右丞,行省事。奉命取襄阳,以为蜀汉屏蔽,久攻不克。七年,为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封定国公,总统诸军,行省于汴京(今开封),宋被迫议和,割地,增岁币,世称侄国。八年,还京,进官两阶。同年十一月,章宗死,受遗诏,立卫绍王。拜尚书令,封申王。

猜你喜欢

  • 移民实边

    清末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一项筹边政策。始行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辛丑条约后,清政府为筹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巨额赔款,推行“练兵筹饷”等“新政”,以“移民实边”为内蒙古“新政”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以筹

  • 土默特官学

    清代呼和浩特最早的官立教育机构。雍正元年(1723),经土默特部首领、归化城都统丹津与尚书通智联名奏准与文庙同时设立于呼和浩特旧城南门外。附属于文庙,在庙之西南侧建有房舍。设蒙古、满洲教习,学生从60

  • 堂马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有背水、扫地、放牧、短程背运、传呼口信等,在中司官的指挥下,由寨首率当差百姓,每次每寨出7至9人,服役10天,1年3次。

  • 相威

    1241—1284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曾孙,※速浑察第三子。好学,广结儒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总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五投下兵随军伐宋,

  • 密尔爱玛提

    约1778—1858清代新疆喀什噶尔大阿訇。号斜黑阿浑(訇)。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阿斯图阿尔图什庄人。阿帕克和卓墓掌管人。清道光六年(1826),暗结张格尔,抱经起誓,随同作乱。张格尔兵败后,

  • 奥喜县

    即“粤喜县”(2255页)。

  • 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

  • 琼管安抚司

    宋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熙宁六年(1073)于琼州地置,治所在琼山。除领原州之属县外,改儋州为昌化军、万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宣和(1119—1125)中,改琼管为安抚都监。

  • 努尔哈赤

    1559—1626即清太祖。满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家,建州女真首领,后金国创始者。又作弩尔哈奇、努尔哈齐(满语,意为“野猪皮”)。爱新觉罗氏。号淑勒贝勒(满语,意为“聪睿王”)。明初建州左卫大

  • 周钟岳

    1876—1955近代白族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县人。早年奋志读书并注重国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解元。翌年,由云南学务处派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1907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