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宁宣抚司

安宁宣抚司

土司名。明置。成化十二年(1476),播州宣慰使司夭坝干53寨苗民举事,※重安长官司湾溪等寨苗民响应。明廷派都御史张瓒协助播州宣慰使杨辉镇剿。后改湾溪为安宁,置宣抚司。杨辉以嫡子杨爱为宣抚使。杨辉死,庶子杨友谋杀播州宣抚使,不果。迁杨友于保宁。正德(1506—1521)初,以安宁同知杨才剥敛极甚,苗众愤怒,为杨友请复官,未允。苗民入保宁,迎杨友还,遂攻播州,杀杨才。旋杨友死,遂废宣抚司,以友之子杨弘为土舍。正德十二年(1517),杨弘归凯里,与重安土舍冯纶结怨。及杨弘卒,冯纶率苗众攻凯里。嘉靖元年(1522),改安宁为凯里,隶贵州。境内主要有苗、侗、汉、仡佬、木佬等族。

猜你喜欢

  • 苏玛

    1914—1970蒙古东部地区著名民间艺人、四弦琴演奏家。出生于郭尔罗斯前旗塔虎城下两家子屯。父亲为优秀的马头琴手。本人9岁开始学琴,10岁读书,师从哈斯玛。18岁已成为一名四弦琴能手。在长期艺术实践

  • 觉希勒空

    藏语音译,意为“审判衙门”。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专管调查和判决世家、贵族、寺院等上层人物诉讼的司法机关。设僧俗官员主管。

  • 钦差驻藏办事大臣

    见“驻藏大臣”(1553页)。

  • 特楞古特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

  • 下笼卜

    明代藏区地名。又译作下隆卜、下隆布、下陇卜。在今青海玉树境通天河流域之结古乡。宣德二年(1427),其首领奉朝命护送、照料明使乌思藏之太监侯显过境。

  • 二十二史札记

    书名。清赵翼(1727-1814)撰。36卷,附补遗1卷。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作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广西镇安知府,贵西兵

  • 步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步站为陆站之一种。置搬运夫运送货物。《经世大典·序录·驿传》:路途“直险,则丁夫负荷”。据《元史·兵志四·站赤》,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所辖有步站11处,递运夫3

  • 把秃猛可

    见“达延汗”(726页)。

  • 古徐鬼国讹夷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 骨利干

    铁勒诸部之一。唐时游牧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之北,南接回纥。地近北极,昼长夜短。产名马、良驼,地多百合草,人以为食。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遣使朝唐,献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