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孙万荣

孙万荣

?—697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出自大贺氏族。为隋代契丹部落首领※孙敖曹曾孙(一说为孙)。初期附唐,武则天垂拱(685—688)初年,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因与唐地方官员龃龉,怨营州都督赵文翙(一作赵翙)视契丹酋长如奴仆,对契丹灾馑不加赈给,乃与妹婿、松漠都督府都督李尽忠举兵杀赵反,占据营州(今辽宁朝阳),拥尽忠为“无上可汗”,自认为帅,做先锋,所向辄下,旬日,兵至数万。继攻崇州(今辽宁朝阳东北),生擒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饮寂,引起唐廷震动,武则天侮更其名为“孙万斩”。八月,大败唐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等28将于西硖石黄獐谷(今河北卢龙、昌黎之间),以飞索擒获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继攻平州(今河北卢龙),未克。领兵夜袭檀州(今北京密云),为唐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募死士所战败,退入山中。十月(一说九月)李尽忠卒后,领余众继续战斗,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陆宝积。又攻瀛州(今河北河间),河北大震。逾年(697)三月,大败唐军17万于东硖石谷(今河北卢龙附近),逼死唐清边道总管王孝杰,吓退建安王武攸宜,乘胜攻幽州(今北京),取赵州(今河北赵县)。正值锐时,于当年六月,遭突厥袭击,新城失陷,军心动摇,奚族兵叛离。受唐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和奚兵前后夹击,遂遭惨败,主将何阿小被擒,李楷固、骆务整降敌,势衰,帅数千骑东走,又遇唐前军总管张九节三面伏击,遁至潞河(今北京通县以下的北运河)东,为家奴所杀,首级献唐。为此,武则天大赦天下,改神功。是后契丹又附突厥。

猜你喜欢

  • 宣懿皇后哀册文

    见“宣懿皇后哀册”(1748页)。

  • 库鲁克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北右末旗”(1452页)。

  • 温得

    长腰兽皮靴。鄂伦春语音译。亦译作“翁得”。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鹿、犴小腿皮制作,需八九条犴鹿下腿皮才能制1双,可穿3冬。另有一种短筒皮靴,称※“其哈蜜”;一种布腰的皮靴,称※“奥路

  • 卡渣儿

    藏语音译。指在西藏尼泊尔侨民与藏族妇女结婚所生之子女。按传统惯例,女性为藏族,男性属尼籍,其子女在西藏亦享受侨民一切权利。1956年,中、尼两国签订协定,规定其所生子女年满18岁自愿选择国籍。

  • 敕赐广惠寺碑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十年(1732)广惠寺(原称郭莽寺)建成时立。寺在青海大通县境内。碑文记述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该寺喇嘛煽动远近部落聚兵附逆,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过

  • 兴隆笙

    元代蒙古宫廷乐器。亦作兴龙笙。犹今之风琴。《元史·礼乐志》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均有记载。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西域回回进献一笙,但有声无律。后由元廷玉宸乐院判官郑秀“考音律,分定清

  • 忽迷思

    见“马湩” (159页)。

  • 撒只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色珠伦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

  • 玛木特·叶赫亚

    见“和卓沙迪”(1449页)。

  • 三勐改流

    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后,今云南耿马县境内设有三个傣族土司:勐缅长官司,土长官奉氏;勐撒巡检司,土巡检罕氏;双江县境内设有勐勐巡检司,土巡检罕氏。明谢肇淛《滇略》,称三土司为“三勐”,遂相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