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绪
后秦将领。羌人。※姚苌之弟。建初八年(393),侄姚兴即位后,将兵镇安定。寻拜征虏将军、晋王。皇初三年(396),秦出兵伐魏,以并、冀二州牧镇蒲坂(治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后秦将姚平攻魏战死后,魏军乘胜攻蒲坂,绪固守,退魏军。后官至丞相。深受殊遇,朝廷大政,必先咨之而后行。姚兴曾颁告境内及在朝文武,立名不得犯其名讳。卒,配飨姚苌庙。
后秦将领。羌人。※姚苌之弟。建初八年(393),侄姚兴即位后,将兵镇安定。寻拜征虏将军、晋王。皇初三年(396),秦出兵伐魏,以并、冀二州牧镇蒲坂(治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后秦将姚平攻魏战死后,魏军乘胜攻蒲坂,绪固守,退魏军。后官至丞相。深受殊遇,朝廷大政,必先咨之而后行。姚兴曾颁告境内及在朝文武,立名不得犯其名讳。卒,配飨姚苌庙。
?—1653清初蒙古王公。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诺颜泰第三子。号布库台吉。与兄僧格、索诺木、弟伊尔扎布4人分牧而处,遂称本部为四子部落。天聪七年(1633)
古迹名。位于今湖北长阳县境,庙内供廪君神像。相传武落钟离山的“巴郡南郡蛮”有巴、樊、瞫、相、郑5姓,后巴氏子名务相者统管5姓,称廪君。施南、长阳等处土民皆称务相为“向王”,即“相王”。
见“嵓母部”(2220页)。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望谟县地区。苗语称“扎比里”。丧主办斋要在丧期13日之后举行或更晚一些时候,举行时姑、舅、婿及表亲等需送彩色纸扎物一套及米、酒、猪不等。如婿则送牛杀祭。丧主在堂屋摆木桌一张,上
即.“龙佑那”(496页)。
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沙里,郎君也”。一种带有赞美之意的称号。辽、金皇室成员中的青年男子,多有被称为“郎君”者。有时亦与其他词连用,如“挞马狘沙里”(侍从郎君),“阿主沙里”(“阿主”,“父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西大寺。寺址在西安新兴坊,今名大学习巷。据明嘉靖年间?(1522—1566)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中统四年(1263),名“清净寺”。永乐十一年(1413),由※郑和重修。寺
元明纳西族土司。至元十二年(1275)立,隶丽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授克罗(罗克)为知州(十七年实授)。《天下郡国利病书》:“兰州土官罗克,本州人,亦仕元为万户,至本朝洪武五中率众来归,以军
金将领。亦称张晖,字仲明。女真族。赤盏氏。其先世附于辽,居张皇堡,故以张为氏。有志略。辽季,以战功,官礼宾副使,领来、隰、迁、润四州屯兵。金太祖天辅六年(1122)降金,仍领其众。从完颜隰母定兴中府义
见“妫水”(1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