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日如来佛堂

大日如来佛堂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文成公主庙。在清海玉树县。相传唐文成公主进藏途经此地,令随从大译师智敏主持,由工匠于悬崖上精刻9尊佛像,中为大如来,左右各侍立四尊菩萨。据《大日如来佛记摩崖释》载,大日如来佛像高2.5肘。唐中宗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见雕刻之佛像被风雨剥蚀,遂令盖一殿堂。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又派人摹刻佛像,修饰加固殿堂,殿门旁刻石记:“为了祝愿万民众生,赤德祖赞父子幸福平安,佛教昌盛,依照原刻佛像再加工精雕细刻,修盖此殿”。佛堂两旁崖壁上,有吞米桑布扎亲手书写之藏文嘎洽、梵文、藏文美术字和文成公主手书以及众多佛像、佛塔、经文、六字真言等。该佛堂古代有僧住持,受禅古寺和卓玛邦杂寺管理,属直贡噶举派。现除原有佛堂外,又增建回廊,彩绘佛像。该佛堂为汉、藏友谊象征,历为汉、藏人民所珍视。1957年,青海省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诺尔布

    ①(?—1687)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巴布子。康熙二十年(1681),受父命携子伊勒登阿喇布坦向清朝入贡。次年,因所属巴尔呼人以牲畜及貂皮私与俄罗斯互市,清派军征俄罗斯入侵者,并命

  • 秃发令

    西夏法令之一。夏景宗李元昊于建国初显道元年(1032)三月发布。党项羌人本披发蓬首,后渐行汉人风俗结发。李元昊自认为鲜卑拓跋之后,原行秃发之俗,即剃光头顶,周围留发。立国后为保持旧俗,以异于汉人发式,

  • 庆桂

    1735—181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树斋。尹继善第四子。世居辽东。乾隆三十六年(1771)起,历任军机大臣,伊犁参赞、都统和盛京、吉林、福州将军,兵部尚书等职。五十年(1785),署黑

  • 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

  • 吐鲁番出土文书

    书名。共8册。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等编。1975年末,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各方人力,组成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在新疆博物馆已将绝大部分吐

  • 合兰路

    即“合懒路”(835页)。

  • 假姑娘

    壮族、布依族旧时育儿习俗。流行于广西、贵州壮族、布依族地区。有的中老年得子,或幼儿多病,便问卜于巫婆,如巫婆认为此童“命薄”,命根不固,或父母“命克子女”,养不得儿子时,其父母便立即替儿子取个女儿的名

  • 闯塌天起义

    清初东乡族起义。顺治四年(1647)九月,米剌印、丁国栋于甘州(今甘肃张掖)率众起义,一举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兰州等地,进兵临洮、河州。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以闯塌天为首的东乡族群众,积极响应米剌

  • 宁明

    ?—1042西夏太子。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景宗李元昊子,母野利氏。天资聪颖,知礼好学,性仁慈。好道家学。曾从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法,朝夕不懈,元昊深恶之。问其养生与治国之术,以寡欲和不嗜杀人答之,

  • 阿史那弥射

    ?—662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世为莫贺咄叶护。贞观六年(632),受太宗册封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因族兄阿史那步真自立为汗后,杀其弟侄20余人,被迫率所部于十三年(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