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夏龙雀

大夏龙雀

古刀名。十六国时期夏国鲜卑人※叱干阿利督造。大夏凤翔元年(413),夏主铁弗匈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水之北,黑水之南,营筑都城,称统万城。并督造五兵之器,锻制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其背铭文为:“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咸服九区。”世甚珍之。

猜你喜欢

  • 打箭炉

    地名。今四川康定县。东界冷边,西邻瞻对,南接理塘,北临小金川,西北至甘孜。为瓦斯土官游牧地。相传诸葛亮南征,命部将郭达造炉打箭于此,故名。一说该地为达、析二水汇流处,藏语谓汇流为“渚”,故称“达析渚”

  • 移剌捏儿

    ?—1228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霸州(今河北霸县)人。沉毅多谋、臂力过人,幼怀大志。辽亡后,义不仕金。闻蒙古兴兵,欲为国复仇,率众百人入觐成吉思汗,献10策,受赐名“赛因必阇赤”(意“好司书”),号“

  • 也里牙思火者

    ?—1365东察合台汗国第二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又译亦里牙思火者。蒙古族。※秃黑鲁帖木儿汗之子。1363年继位。为恢复对河中地区(今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的统治,于1365年5月22日在塔什干

  • 教长

    系阿拉伯文“筛海、伊斯兰”之意译。中国伊斯兰教史籍作“主持”、“摄思廉夏”或“摄思廉”等。指清真寺内主持教务的阿訇。

  • 李仁颜

    五代时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李思忠子。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族弟。以忠厚称。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明宗天成元年(926),与绥州刺史李彝敏共同讨定绥、银二州之乱。

  • 十六天魔舞

    元代蒙古宫廷乐舞。简称天魔舞。中国南北各族交往频繁,音乐、舞蹈艺术互相融会,早在唐代就有此舞,王建《宫词》云:“十六天魔舞袖长”。后被喜爱歌舞的蒙古贵族收纳,元朝宫廷作为歌舞百戏之一,在宫廷饮宴中演出

  • 步落稽

    即“稽胡”(2512页)。

  • 契丹语音译,意为“心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宫卫※弘义宫,契丹语音译为“算斡鲁朵”。

  • 白国因由

    书名。记录白族古代民间传说的史籍。无名氏撰。康熙四十五年(1706)孟夏,大理圣源寺住持寂裕刊刻。内容为“白子国”创始起源,观音十八化等神异故事,摘译自白文※《白古通记》。为现存记载大理白族古老神话传

  • 于烈

    437—501北魏大臣。代人。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为于氏)。新安公于栗䃅孙,尚书令于洛拔长子。善射。少拜羽林郎。孝文帝即位后,累迁司卫监、侍中、殿中尚书。时孝文帝幼冲,冯太后称制,赐以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