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

1775—1813

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四代活佛。法名罗卜藏图巴坦旺舒克(或译罗布桑图巴丹旺楚克)。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九世。藏族。第八世达赖喇嘛伯父索诺木达什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入寂后,遵乾隆帝旨转世于西藏,由喀尔喀诸王公于次年遣使入藏拜谒第八世达赖喇嘛、请求指定转世活佛。四十年(1775),由达赖喇嘛指定。四十三年,在布达拉从达赖喇嘛受格宁戒(在家修行),授法名。四十六年(1781),起程赴蒙古,途经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从第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罗勒丕多尔济受拉布琼戒(出家)。旋至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坐床。及长,励精教务,广修寺院,规定法戒,督促喇嘛修习经典。五十五年(1790),在以往所设僧学院和医学院之外,加设时轮学(星学)院。五十六年、六十年,两赴热河,在避暑山庄晋见乾隆皇帝,获厚赐。及归库伦,注全力布教传法,自西藏迎取多尊佛像,供于寺院。嘉庆四年(1799),为乾隆逝世修冥福,造万尊佛像。七年(1802),至热河,建8座佛塔。八年,巡锡额尔德尼昭(在漠北和林附近),并起程进藏。九年,至布达拉,谒第八世达赖喇嘛,受比丘戒。同年,携大量佛像及经典返喀尔喀。十一年(1806),在库伦建密乘学院。十三年,建特达布林禅寺。十四年,建兹安特寺,并赴热河谒嘉庆帝。十七年(1812),赴北京参诣诸寺。十八年,返喀尔喀途中访五台山,因肺病入寂。诏赐曼陀罗,送龛座返喀尔喀,供于庆宁寺。一生以振兴佛教为务,为喀尔喀佛教多有贡献,是前四世中首位受比丘大戒者。

猜你喜欢

  • 雅江

    地名。原名河口,藏语作呷曲卡。东邻康定,南毗盐源,西接理塘,北界瞻对。历为打箭炉明正、崇喜2土司属地。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入藏驱准噶尔,于江之中枢设中渡汛驻防,改名中渡,归打箭炉、阜和协管辖

  • 四川新设炉霍屯志略

    书名。内容分炉霍源流、天时、疆域、山川、衙署、祠宇、官寨、官地、城乡、村寨、汉土居民丁口、官吏丁役、兵制、地土、粮种、赋税、风俗、耕种、婚嫁、丧葬、居处、服饰、饮食、土宜物产等。其中以记载章谷土司、德

  • 皇太子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

  • 喜马拉雅山

    山名,又作盘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南缘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境内。其脉自帕米尔高原起,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为一条东西向的孤形山系,全长2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由北至南分为锡

  • 徒单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徒丹、秃丹,《高丽史》作徒怠。来源于部名。居活剌浑水(今黑龙江省境呼兰河,一说为该省通河县之付拉荤河)、上京速苏海水(今黑龙江尚志县境一水)、按出虎水(今阿什河)、葛马合窟申等

  • 民荣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莫玉珞”,西方文献称“阿波尔”。相传原住喜马拉雅雪山附近的特里里东,随后向西南迁移,越过安贡河谷,最后从日乌越过雅鲁藏布江,定居在潘金、仁更、罗龙一带。在语

  • 牂牁郡

    见“牂柯郡”(1960页)。

  • 克默尔河卫

    见“克默而河卫”(988页)。

  • 天门蛮

    南北朝时天门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代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为※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湖南石门地区。其地多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元嘉(424—452)年间,以天门郡溇中令宗

  • 斯欧佳

    参见“阿沙”(1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