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密农民起义

哈密农民起义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因不堪忍受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沉重差役,在札加甫兄弟带领下围攻王府,要求脱离哈密王统治,改隶哈密厅直辖。不久被清政府镇压,领导人被害。1912年初,由于辛亥革命和伊犁起义的鼓舞,在铁木耳的领导下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哈密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巳里坤汉族人民的协助下杀死镇台易盛福,又与吐鲁番农民起义相配合,击败军阀袁大化的军队。后因受军阀杨增新的诱骗,接受“招抚”,起义失败,翌年铁木耳及属下200余人被害。1931年初,哈密小堡群众因不满当地守卡汉族军官强娶维吾尔族女子,于2月27日尽杀小堡守卡官兵,再次发动起义,附近维吾尔族农民纷纷响应,攻击各地驻军。军阀金树仁派兵镇压,义军邀甘肃回族军马仲英部进援,双方相持数月,后由于内部不睦,马仲英返甘肃,而义军领导权又被原哈密王府的头目篡夺,使起义蜕变为复辟王制的暴乱,不久失败。

猜你喜欢

  • 者阑

    地名。元明时期傣族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县)思氏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百夷传》:思氏“所居麓川之地曰者阑,犹中国称京师也”。今云南德宏端丽江南岸缅甸属境有一小村名者阑,其邻近有一市镇名南坎,傣族人民多谓此

  • 平播全书

    书名。明代李化龙撰。15卷。明万历(1573—1620)中,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宣慰使杨应龙恃险作乱,明廷命李化龙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率兵讨平。以其地改2府、1州、8县。事后,李化龙搜集明廷

  • 和尚原之战

    金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天会三年(1125)五月,金灭辽后,十月,金太宗正式下诏南下伐宋。次年末,克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钦宗降,北宋亡。过年五月,高宗在归德即位,南宋始。金兵继续南下,所向披靡,锐不

  • 杨六

    见“耶律杨六”(1313页)。

  • 永宁安抚司

    参见“永宁宣抚司”(639页)。

  • 夏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作峡峻寺、夏峻寺,皆为藏语“夏宗”之异译,在青海平安县。与青海之智革尔贝宗、班摩曲宗、阿琼南宗著称“安多四宗”。相传建于北宋。元至正十九年(1359),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

  • 做戛

    参见“砍戛”(1614页)。

  • 匦匣司

    西夏官署名。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4都案、8案头。

  • 软奴汪术

    元朝官员。吐蕃族。元世祖时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宣慰使。尚书右丞相桑哥兼任宣政院使期间,曾对乌思、藏地方(今西藏自治区)军政事务多有建树,著有政绩,多次受奖赏。至元二十五年(1288)

  • 尚右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右为尊贵。如元代朝会时,君主位置居右,皇后居左,其下座位亦如此,宗亲坐右方,贵妇坐左方。即使在平民幕帐中,亦是男子坐右方,妇女坐左方。成吉思汗分封宗亲,诸子封地在蒙古本土之右,诸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