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叶赫部

叶赫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满语意为“顶上托子或梅针箭铁挺”。因分布于叶赫河(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境),故名。因靠近明设马市镇北关,故又称北关。始祖星根打喇汉(一说即打叶)。明宣德间(1426—1435),入居呼兰地区璋城(今吉林省伊通县碱厂),灭扈伦(胡笼)部,改姓纳喇氏。明宣德二年(1427),南迁开原县东大清河支流叶赫河及伊通河、伊丹河、扣河等流域及达奇木鲁山一带。又因与明通市于镇北关(开原县莲花街西南镇北堡),明人又称之为“北关”。地当今梨树、伊通、西丰等县。南邻哈达,北接科尔沁、乌拉部,西达威远堡,东至辉发部。所部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畜牧业。治叶赫城(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叶赫满族镇两城故址)。二传至席尔克明噶图。三传至的儿哈你。四传至祝孔革,封都督。五传至太杵。六传至清佳努、杨吉努,势强,收服诸部,兄弟二人分居东西二城。后金天命四年(1619),被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兼并。治内有哈达、乌拉、辉发、蒙古等“五国”人组成28部寨。有女真觉罗、乌素、撒哥、大和、愿礼、富察、叶莫、麽尔齐、蒙俄、瓜尔佳、汤武、纳兰赐姓等12著姓及完颜、叩德、吴雅、戴佳等80余姓。表见下页。

附:叶赫世系

猜你喜欢

  • 夹纳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祖先是被抢掠或买来的汉族人,经奴隶主强制配婚后,分居分食,世代为奴隶,没有家支,没有人身自由,可被买卖或屠杀,被※格节、※节伙等级占有。其等级地位类似※

  • 元定宗

    见“贵由”(1653页)。

  • 兀秃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满洲源流考》作乌屯河所,并说清代有乌屯河,在齐齐哈尔东,出兴安岭,东入混同江(今松花江)。

  • 白高国

    见“白高大夏国”(608页)。

  • 古睦德

    ?—1704清朝将领。土默特部人。蒙古族。纳喇氏。锡喇布长子。初任佐领。康熙九年(1670),承袭都统职,掌土默特左翼,驻守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五年(1686),受命卫护,投清之厄鲁特部和

  • 达兼善

    见“泰不华”(1799页)。

  • 龙定国

    ?—1817清云南临安府纳更巡检司土司。哈尼族。嘉庆二十二年(1817),率子随清军前往镇压澜沧江以西※高罗衣(哈尼族)等领导的反对土司与清朝统治的各族人民起义,于逢春岭被义军击杀。

  • 阿鲁补

    即“完颜宗敏”(1157页)。

  • 生计地

    清政府划给蒙古族维持生活的土地。清朝政府虽极力限制汉民入蒙地开垦耕种,但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日益增多,耕地范围日益扩大,牧地相对减少,后又由官方实行大规模招垦,牧地锐减,影响牧民收入。为顾全蒙古族的生

  • 辽长城遗址

    史无记载,从遗址考古发现辽代文物,认定为辽代长城。东起大兴安岭西侧额尔古纳右旗上库力附近库力河,沿着根河河口以南四卡附近折向西南,又沿额尔古纳河东岸行至八达关附近,越河进入今俄罗斯境内,至外贝加尔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