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卓语

卡卓语

又名嘎卓语,我国云南自称卡卓的蒙古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通海县新蒙乡的若干自然村落。使用人口6400左右。以新蒙乡白阁村的卡卓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音分清不送气和清送气,有舌尖前、舌面两套音。有唇齿音,无复辅音。有9个单元音,7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韵尾。有7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手段较贫乏。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表复数时用在名词后加复数量词构成,有表示阴、阳的词尾。量词很丰富,可直接加在名词后起定指、类别和量的作用。量词和数词结合使用时,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多数,无格范畴,也无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xα33构成。动词用声调交替表示自动与使动的区别,也有少数用辅音送气不送气表示自动与使动的。较普遍的用法是在动词前用加虚化动词表示使动。动词可以重叠,重叠表示疑问。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再加助词ni33表示程度加深。形容词作谓语时重叠表示疑问,与动词相类似。结构助词有加在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后面的不同形式。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有少量多音节的单纯词和双音节的叠音词。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一般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支配结构、表述结构、补充结构等。派生词不丰富,加词头、词尾构成。词汇中有较多汉语借词,但未发现有蒙古语的底层。

猜你喜欢

  • 萨迦巴·格西

    甘南第二大寺卓尼寺之创建者。全称萨迦巴格西·希日益西。元时西藏萨迦派僧人。精通经典。元帝师八思巴(罗追坚赞)随萨班赴内地途经卓尼时,喜见该地风景地势奇佳,倡言在该地建一大寺,并作建寺树塔安排,命其留此

  •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1914—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1922—1942年在苏联中亚求学和工作,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回国后在伊宁等地做工。1943年12月因宣传革命被捕。

  • 温福

    ?—1773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履绥。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孙。翻译举人。雍正六年(1728),补兵部笔帖式。九年(1731),赴北路军营办事。乾隆十一年(1746),擢湖南布政使,后调贵州。

  • 萧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完颜秉德(本名乙辛)海陵王即位时(1149)受封。此前为尚书左丞相兼中书令,与尚书左丞唐括辨等刺杀熙宗于寝殿,立海陵,因受封。天德二年(1150),出领行台尚书省事,被诬与完颜宗

  • 鄂温克语

    我国鄂温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及

  • 牛儿宗

    明代西藏古地名。又作内邬宗。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南。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在其地置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358页)。

  • 乌古孙奴申

    ?—1233金大臣。字道远。女真族。乌古孙氏。由译史入官,尝为监察御史曾劾罢中丞完颜百家。后为左司郎中、近侍局使。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东迁,为谏议大夫、近侍局使、行省左右司郎中、兼知宫省事,留

  • 契苾歌楞

    隋代铁勒族契苾部首领。又作契苾哥论、契弊歌楞。始为俟利发俟斤,原臣于西突厥。大业元年(605),铁勒诸族反抗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暴政,拥其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作易勿施莫贺可汗),建牙贪汗山北(今天山东部

  • 灵桂

    ?—1885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道光十八年(1838),中二甲一名进士,累官大学士。二十七年(1847),以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边栅与旧制图栅里数不符,同盛京将军奕湘往勘定界。三十年,办理

  • 奎林

    ?—1792清朝大臣。字直方。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承恩公傅文之子。初自拜唐阿袭云骑尉,擢云麾使,袭承恩公爵,授御前侍卫,累迁镶白旗护军统领,管理健锐营。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领队大臣,从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