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果勒巴尔肯
萨满教的一种由众多神灵组合的神祗。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传说是达斡尔族最早崇拜的神,清初该族从黑龙江北南迁时,只供此神,本世纪初已消失。由24个特格(组或座位)组成,偶像皆为绘在同一幅面上的画像,有官人、铁匠、渔人、猎人、担商、碾子、公母鹿各一、布谷鸟、狗、蛇等,据说画面长达35尺左右,故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称之为“瓦兰巴尔肯”(意为“众多的神”)。神偶供在院内搭的小庙内,祭品一般是用绵羊或山羊。
萨满教的一种由众多神灵组合的神祗。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传说是达斡尔族最早崇拜的神,清初该族从黑龙江北南迁时,只供此神,本世纪初已消失。由24个特格(组或座位)组成,偶像皆为绘在同一幅面上的画像,有官人、铁匠、渔人、猎人、担商、碾子、公母鹿各一、布谷鸟、狗、蛇等,据说画面长达35尺左右,故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称之为“瓦兰巴尔肯”(意为“众多的神”)。神偶供在院内搭的小庙内,祭品一般是用绵羊或山羊。
书名。清蒙古学者赛尚阿编纂。共四册。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印。第一、二册,为满蒙汉对译词典,称“蒙文晰义”;第三册称“蒙文法程”,即语法正字法;第四册包括“更定便览讹字”、“续编讹字”、“便览遗字
左江流域壮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吴凌云的称号。参见“吴凌云”(1075页)、“延陵国农民革命”(820页)。
见“临海水土志”(1625页)。
即“哈尔哈里克”(1642页)。
即“巨连”(197页)。
明代高昌馆汇编的汉文回鹘文对照的公文集。亦称《高昌馆课》。高昌馆为明清边疆民族语文翻译机构,专司中央政权下达的敕谕、所辖各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往复奏折以及朝贡等翻译事务。明永乐五年(1407)设置,隶四
即“万俟仵”(104页)。
清朝派驻乌里雅苏台办事的大臣。等级略次于将军。额设两员,一员由满蒙京官内简放,办理乌里雅苏台等地方事务;一员由喀尔喀四部中的贝勒、贝子中选任,办理喀尔喀四部事务。大臣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札布哈朗特)
高句骊族5部之一。亦称北部或后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该部为北部。其分布区当在今流经吉林、辽宁2省的浑江以北地。高句骊国王世从其部选女婚配,因“加古邹之号”。贞观十九年(645)
见“沙班”(1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