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包头战役

包头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部队袭击包头日军的一次战斗。包头为日军的重要据点,小岛吉藏中将的骑兵团司令部及主力一部驻在城内,筑有坚固工事。1939年12月19日夜,傅作义部新三十一师一个团,进抵包头西北城门,歼灭守城日军数十人后,攻入城内;另一个团和几个连也相继攻入。日军仓促应战,双方展开激烈巷战,至翌日晨,城区大部分为傅部占领。因后续部队未能及时大量地攻进城内,日军退守司令部大院,拚死顽抗。20日至21日,固阳、安北日军赴援,傅部占领有利地形,予以阻击,歼敌大部,接着张家口、大同、归绥大批日军赶来增援,双方在黄草洼一带展开激战,敌人以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扫射,傅部损失重大。21日夜,傅作义以奇袭包头已达到目的,命部队向五原方向转移。

猜你喜欢

  • 阿兰果火

    见“阿阑豁阿”(1230页)。

  • 李期

    314—338十六国时期成汉君主。334—338年在位。字世运。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李雄第四子,庶出,被雄正妻任氏收养为子。聪慧好学,能属文,多才艺。初为建威将军、安东将军,曾奉父命,

  • 王建

    北魏大臣。广宁(治今河北涿鹿)人。先世为乌丸王氏。祖姑为平文帝拓跋郁律皇后。少尚公主。登国(386—396)初,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13人迭典庶事,参与计谋。曾出使后燕,辞色高亢,还为左大夫。以兄王迴

  • 白法信

    西夏初期高僧。被封为国师。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奉景宗元昊敕,主持译经,将汉文佛经译为西夏文,开西夏译经先河,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大贡献。或为龟兹人。

  • 铁壁关

    见“八关”(22页)。

  • 笮夷

    汉代羌人部落之一。以善建“笮桥”而得名。傈僳族先民。《华阳国志·蜀志》定笮县(即今四川盐源、盐边一带)条款:“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巂,蜀曰邛,皆夷种也。”居今四川雅安、西昌及

  • 浿水

    古水名。一作浿江。所指因时而异,两汉时,按《史记·朝鲜列传》所记卫满出塞所渡之浿水,和《汉书》所载“汉兴,为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应是指今朝鲜境内之清川江(一说指大同江,或鸭绿江)。汉以

  • 密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陈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亦答鲁、能木里女真首领赵州不花、乞歹不花、忙古纳等来朝贡马,与卜剌罕卫同时设立,以赵州不花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县

  • 大汗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一称太汗都督府。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哒活路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太汗为都督,职位世袭。辖附墨、奄蔡、依耐、安屋、犁、榆令、罽陵、碣石、波知、

  • 默啜

    ? —716唐代后突厥汗国可汗。又作默咄、墨啜、斩啜。名瓌。阿史那氏。天授二年(691),兄※颉跌利施可汗骨咄禄病卒,以侄默棘连幼弱,遂自立为可汗。鄂尔浑突厥文碑称作阿波干可汗。长寿二年(693),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