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功德使司

功德使司

元代官署名。亦称都功德使司。至元十七年(1280)置。设功德使,秩从二品,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并吐蕃军民等事。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功德使司与宣政院之职能一致,故多由院使兼功德使,且以吐蕃全境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功德使司则主要从事运筹京师及大内兴办佛事,故屡有兴废。桑哥曾“领功德使司事”。三十一年(1294)撤;大德七年(1303)复置;至大四年(1311)以延庆司并入功德使司;延祐四年(1317)又析出延庆司;泰定三年(1326)再废;天历二年(1329)以功德使司所掌之事归宣政院;至顺三年(1332)复立,以迄元亡。

猜你喜欢

  •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 斡鲁朵

    ①契丹、女真、蒙古对“宫”、“室”的通称。亦作兀儿都、斡耳朵、斡儿多、斡里朵等。“斡鲁”为词干,“朵”为表示复数的词尾。其最原始的意思为“坐垫”、“席子”,后引申为座位、位子、居民点等。至辽代以后,则

  • 西夏语

    西夏党项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布在今宁夏、甘肃、陕北、内蒙、青海一带,现早已消亡。11世纪西夏立国前创制的西夏文为其记录文字。语音上声母分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

  • 清宗室十二等封爵

    清廷沿封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诸子孙的十二等爵位。顺治六年(1649)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自此,始定袭封、降封初例。八年(1651),曾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子

  • 安庆绪

    ?—759唐臣、大燕皇帝。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玄宗赐名庆绪。为禄山都知兵马使。善骑射。天宝九年(750),未及20岁,被玄宗授为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十四年(755)冬

  • 建弘

    西秦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年号。420—428年,凡9年。

  • 郭安国

    ?—1161金朝将臣。渤海族遗裔。※郭药师之子。官奉国上将军、南京副留守。贞元三年(1155),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宫殿大火,因罪杖80,削官三级。其人本性轻躁,无方略,及海陵王将伐宋,以其为将门之子

  • 阿津河卫

    见“阿真河卫”(1228页)。

  • 甘肃人物志

    书名。近人张维(字鸿汀,甘肃临洮人)编撰,民国十五年(1926),陇右乐善书局印行。正文20卷、附表3卷、序录1卷、卷首有刘尔炘序。卷1—2为帝纪(伏羲氏、女娲氏等);卷3—18为列传(孔门三子、臣工

  • 朝鲜文

    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朝鲜文创制以前,朝鲜族曾长期使用汉文,后来又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拼写自己的语言,称为“吏读”。公元15世纪朝鲜开始创制适合自己的语言特点的文字。1444年由世宗李祹主持,在许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