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良哈

兀良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罕、兀良孩、嗢娘改等。辽代已见于史载,称“斡朗改”,为辽五十九属国之一,辽置斡朗改国王府治之。分二种,一种为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部众为成吉思汗高祖敦必乃属民。蒙古开国名将者勒蔑、察兀儿、速不台等均出自该部,其后裔在元朝历任要职。另一种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西的森林兀良哈部(槐因兀良哈),因居森林中,故名。以狩猎为业,衣兽皮,食野牛羊肉,居桦皮顶木棚,冬日以雪橇为交通工具。蒙古建国后,降服于成吉思汗,其中一支首领兀答赤后被封为千户,率其部众看守不儿罕山(今肯特山)成吉思汗葬地。元朝中叶以后,部分兀良哈部众被迁至朵因温都儿(今索岳尔济山)等地,元朝设“朵因温都儿千户所”治之。

猜你喜欢

  • 新和硕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哈弼察克(一称哈布塔克,位于新疆青河县境)和硕特人专称。巴雅尔拉瑚族台吉蒙衮等裔。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属众归清。初隶新土尔扈特沙喇扣肯旗,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1792),因不堪

  • 冒顿单于

    ?—前174秦末汉初匈奴单于。挛鞮氏。※头曼单于太子,因父宠幼子,欲废之,使质于月氏,后逃归,为万骑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杀父自立,并尽杀后母、弟及诸臣之不从者。制刑立法,整顿部众,封设左右

  • 喇嘛达尔扎

    1726—175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一称喇嘛达拉扎、拉麻达尔加。号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姓绰罗斯。※噶尔丹策零长子。早年出家当喇嘛。乾隆六年(1741),受父命,偕色布腾引兵经斋桑湖北上,远征哈

  • 分得拨什库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初称代子,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改。参见“拨什库”(1377页)和“骁骑校”(1782页)。

  • 法坦河所

    见“敷答河千户所”(2488页)。

  • 硕托

    ?—1643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二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进军辽沈,从皇太极追杀明总兵朱万良军,颇有战功。八年,晋封贝勒,参议国政。十年(1

  • 蒙医传统验方

    书名。藏文名《佟瓦嘎吉德》,亦作《观者之喜》。蒙医药临床验方著作。20世纪初,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医药家吉格木德丹金札木苏用藏文写成。全书194叶,分68章,载药方310个。主要叙述诊断知识、单

  • 余覩姑

    见“耶律余覩”(1313页)。

  • 阔阔带

    ?—1262元朝将领。又译阔阔歹。蒙古兀良哈氏。时而与氏合称兀里羊哈台阔阔带。都元帅兀良合台次子(一说作西征主帅速不台次子,兀良合台弟)。袭职,为都元帅。世祖中统三年(1262),与宗王合必赤讨平李璮

  • 巴斯奇斯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巴斯子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有众1300余户。四十五年(1780),首领岳勒达什因效忠清廷,获金顶。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城西北图舒克塔什卡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