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喜当增旺扎拉

伊喜当增旺扎拉

19世纪末著名蒙医。原籍察哈尔,7岁到鄂尔多斯郡王旗公昭庙。自幼学医,精通蒙、藏文,善诗文。从38岁起,周游蒙古各地行医。以藏文著《珊瑚验方》(藏文名《朱如道沙拉》),以治疗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兼叙药物炮制。书中对饮食疗法、针炙疗法、罨疗多有论述。曾木刻印行,共84页。1977年以蒙文翻译出版,书名《蒙医药简编》。

猜你喜欢

  • 阿兴喇嘛

    ?—1636明代至蒙古传教的第一位格鲁派(黄教)藏僧。本名锡喇布,藏文史籍作佐格阿升喇嘛,蒙文史籍又作阿哩克喇嘛。出身于安多地方的萨木鲁家族。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母近亲,故称阿兴喇嘛(意为舅喇嘛

  • 赶乌墩

    见“乌墩”(331页)。

  • 中山武公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属白狄鲜虞氏,姬姓。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立为国君,称中山武公,建都于顾(在今河北定县),是初见于文献记载并拥有“公”衔的中山国君。据中山国方壶铭追述,武公之前,尚有文公。武公

  • 奚六部

    见“六部奚”(382页)。

  • 大都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大兴(今北京)。唐为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1215),改中都路为燕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大都路,置大都路都总管府。下辖右、左警

  • 阿苏特

    明代东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之一部。亦译阿速、阿速惕、阿萨特、哈连等。其祖先是伊朗语系的游牧民族,流动于咸海、里海以北地区,亦称作阿思、阿兰。蒙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为速不台所败。窝阔台十一年(

  • 六六幻方铁板

    元代幻方。1956年在西安东北部斡耳朵即元代安西王府旧址出土铸有阿拉伯数码的“六六幻方铁板”5块。其纵行、横行和对角线上的数字总和都是111。是为蒙古族安西王及其部下的幻方数学遗物,由四四图组成。幻方

  • 郭帕伯克

    ?—1716清代新疆哈密伯克。维吾尔族。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长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父命率兵300擒准噶尔部噶尔丹子色布腾巴尔珠尔于巴里坤,献于清。以功获赏。翌年,噶尔丹死,其侄丹济拉携噶尔

  • 马履安

    1843—1932清末民初书画家。字正泰。四川成都人。回族。幼习经、汉典籍。成年后,倡导教育,主张男女都要读书,曾在皇城清真寺创办清真女子小学。善书画,书出苏东坡体,但不拘一格,揉合赵柳、刚柔兼备;画

  • 勒俄

    为《勒俄特衣》简称。参见“勒俄特衣”(19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