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当召

五当召

清代内蒙古著名寺庙。蒙古语“五当”为“柳树”,“召”为“庙宇”。藏语名“巴达噶尔”,意为“白莲花”。汉名“广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五当沟内。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庙宇为藏式,依山势布局,主体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仓房僧舍等附属建筑分布于两侧山坡或山麓,错落相间,共组成一浑然整体。主体由六宫(殿)、三府、一陵组成。六宫为:苏古沁独宫(全寺集合及每晨唪经场所)、却依林独宫(传授宗教哲学场所,供有高达10余米的铜佛)、洞阔尔独宫(时轮学部,传授天文历数、地理及占卜场所,宫前悬乾隆帝所赐“广觉寺”匾额)、当圪希德独宫(惩戒犯戒律喇嘛场所,供有护法神)、阿会独宫(传授医学场所)、日木伦独宫(研究喇嘛教义、教史、教规场所)。三府为:甘珠尔府(该寺第一代活佛住所)、章嘉府(为第十四世章嘉活佛专建)、洞阔尔府(该寺历代活佛住所)。一陵即苏波尔盖陵(内有瘗置该寺七代活佛骨灰的铜塔7座)。全寺占地约300余亩,屋宇共2500余间。

猜你喜欢

  • 晁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长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距明塞700余里。万历十五年(1587),受明封为龙虎将军。卒于其父前,故未继承顺义王位,子三(一说子四)

  • 斛斯氏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

  • 杨古利

    1572—1637清初将领。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今吉林省珲春市)。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初从太祖努尔哈赤为侍卫,尚努尔哈赤女为额驸。以父为部人所害,杀仇人,率部内附,隶正黄旗满洲。从军大败辉发部多壁

  • 像览蹄

    邓至羌国王。白水羌人。※像舒治之后。北魏永平二年(509),邓至国遣使朝献,魏宣武帝以其为邓至国世子,封邓至王。

  • 贞孝公主

    758—793渤海国公主。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名佚。此为谥号。早年受女师之教,“敦诗悦礼”,大钦茂大兴五十六年(唐贞元九年,793)死,享年36岁。葬于今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其墓1980年10月被

  • 布侬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

  • 阿嘉呼图克图三世

    见“洛桑坚样嘉措”(1735页)。

  • 脱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并将永乐四年(1406)八月所设脱木河卫作托漠河卫。

  • 乌玛

    景颇语音译,意为“幼子种”。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对规定由幼子继承山官的称谓。过去景颇族地区普遍实行幼子继承制,故幼子在家中的地位通常比诸子高,在山官家中,长子、次子长大后大多离家开拓新辖区,

  • 加扎隆瓦部落

    见“隆务兰切千户部落”(2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