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驷院
清代官署名。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61),改名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意为“牧群”、“马群”,即管理牲畜、训育御马的机构。专为皇帝、后妃、皇子巡幸出游、围场射猎提供马匹。康熙十六年(1677),改为上驷院,属内务府统辖。为三品衙门,有兼管大臣1人、卿2人、堂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等。下设左右二司。左司负责稽核内外马厩各牧厂的马驼数目及定议赏罚等事。右司负责稽核马驼草料及官员俸饷等。
清代官署名。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61),改名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意为“牧群”、“马群”,即管理牲畜、训育御马的机构。专为皇帝、后妃、皇子巡幸出游、围场射猎提供马匹。康熙十六年(1677),改为上驷院,属内务府统辖。为三品衙门,有兼管大臣1人、卿2人、堂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等。下设左右二司。左司负责稽核内外马厩各牧厂的马驼数目及定议赏罚等事。右司负责稽核马驼草料及官员俸饷等。
见“曷术部”(1652页)。
见“耶律重元”(1316页)。
①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回跋、回拔、回怕里。因居住地中心在回跋江(或称回怕川、晦发川,今辉发河)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初分布在辽咸州(治今辽宁开原县老城镇)东北,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以南地区;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始立,置司业1员。初专教四怯薛(禁卫军)并各爱马(封邑)官员子弟。二十九年,准国子监例,置祭酒、司业、监丞等官职。执掌学之教令和监务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太宗第五子耶律必摄受封;重熙十七年(1048),兴宗子耶律和鲁斡受封;乾统元年(1101),耶律淳受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天眷元年(1138),太祖子完颜宗杰追封;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耶鲁盌斡鲁朵”(“耶鲁盌”意为“兴隆”,“斡鲁朵”意为“宫”)。为辽世宗※耶律阮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1309—1364元代地方官员、著名学者。藏族。仲钦·门兰多吉之子。五岁能熟读诗文。元至治三年(1323),被委任为卫藏蔡巴万户长。泰定元年(1324),亲至内地朝觐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受赐银印和掌管蔡
1878—1888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五世(一作六世)。又译作罗藏也摄丹丕嘉磋、业希丹毕嘉索等。加佛教传说的13位先世,亦作第十八世。一说土族,一说藏族。生于西宁附近之多隆基(一作多尔古)地
渤海族遗裔。武将。一身仕辽、宋、金三朝。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徙置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县东南汤池)。辽末,天祚帝为抵抗女真阿骨打进攻,于辽东募兵,名为“怨军”,以其为统帅。与金将斡鲁古战于显州,兵败。天祚
见“熟女真”(25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