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野夫
元代戏曲家、画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入中原后,因爱慕钱塘山水胜景,举家定居仁和(今杭州市)梅村。曾为国子监生。工散曲,套数、小令极多,隐语亦佳。善丹青,属水墨苍劲一派。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笔法颇类。山水小景皆取诗意,作品有《仿马钦山水轴》(至正四年,1344作)等。亦工诗,撰有《梅村集》,今不传。
元代戏曲家、画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入中原后,因爱慕钱塘山水胜景,举家定居仁和(今杭州市)梅村。曾为国子监生。工散曲,套数、小令极多,隐语亦佳。善丹青,属水墨苍劲一派。画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笔法颇类。山水小景皆取诗意,作品有《仿马钦山水轴》(至正四年,1344作)等。亦工诗,撰有《梅村集》,今不传。
559—580北周皇帝。578—579年在位。字乾伯。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武帝※宇文邕长子。武成元年(559),生于同州。保定元年(561),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立为皇太子。宣政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长子、屯留一带,东部为赤狄潞氏、铎辰等部的居牧区,周围有晋人居住,奉潞氏为盟主。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败赤狄诸部于曲梁(今河北鸡泽),灭潞氏,遂失依靠。翌年,并于晋
①契丹语音译,亦作藕丝,“宽大”、“广平”等意。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宫卫※太和宫契丹语音译为“阿思斡鲁朵”。辽代皇帝冬※捺钵之地广平淀的契丹语音译为“藕丝淀”。 ②见“阿斯”(1197页)。
即“吾古论”(1046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什扈尔伯克、石笏尔伯克,什瑚尔伯克、沙虎勒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掌管驿馆的粮食、草料等杂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
即“召得格”(648页)。
契丹语官名。又作夷离巾、移里堇。一说源于突厥语“俟斤”;一说可溯于匈奴语“奥鞬”。《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一说,此职为军事首领,以领兵作战为主要职责;一说,是对部族首领(包括氏族首
寺庙名。又写作温江多修持寺、温江多无比吉祥扬善寺。地处拉萨西南拉萨河东岸、聂塘对面。建于赞普赤祖德赞时。为赤祖德赞供奉其本尊的神殿。原寺高九层,飞檐九重,汉式歇山屋顶,装饰华美。系由于阗、泥婆罗(尼泊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乾隆二十四年归附清朝。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300余里喀浪圭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737渤海国第二世王。高王※大祚荣嫡子。先天二年(713),受唐封桂娄郡王。开元七年(719)三月,父死,继王位,始立年号仁安。是年八月,受唐封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册府元龟》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