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门县①”。
历(曆)书名。不著撰人。明抄本共三十二册。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十八册。录万历元年(1573)至十一年,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之邸抄。每年择要酌抄数条,眉间有明人朱笔点勘。
见“子间”。
官名。金代始置为文散官,以授正六品上文官。元代沿置,改文官正五品,宣授。明代为文官正五品,升授。清代为文职正五品之封赠。
尚书仆射别称。《文苑英华》卷三百八十沈约《王亮王莹加授诏》:“端副要重,政首民经,任切朝寄。”
官署名。即左藏东库、左藏西库的合称。北宋政和六年(1116)置,掌受四方财赋之入,以为国家经费,供给官吏、军兵俸禄赐予。南宋因之。参见“左藏库”。
篇名。清梁启超撰。载《饮冰室丛著》,商务印书馆排印。此篇系梁氏寓日时据越人巢南子所述编辑,主要内容有:越亡原因及事实;国亡时志士小传;法人困弱愚瞽越南之情状及越南之将来诸项。
①即“圉人”。②春秋郑地,战国属魏。即今河南杞县西南圉镇。《左传》昭公五年(前537):“韩起反(返),郑伯劳诸圉”;《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楚人以弋说王曰:“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
亦作海弩克、银顶寺。因准噶尔部在此建寺而得名。在伊犁河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回部首批移民三百屯于此。在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南境。
清代参局发给采参商民进山采挖人参凭证。清初只准八旗人户入山采参,不许商民染指。雍正元年(1723)始令旗、民领票采挖。信票一张或交上用参二两五钱,征银十二两;或免交上用参,征银六两。次年议准,信票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