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纪政
书名。一名《石渠余记》。清王庆云著。六卷。记清代开国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科举、会计、钱制、漕运、田赋、河工、屯垦、矿政、盐法、关税、边外互市、英人入贡等八十七篇。于《清会典》、《清文献通考》、《清实录》、国史列传、邸报等资料均着意搜采。间附图表、案语。惟于秕政有所讳避。《清文献通考》成书于乾隆年间,此书可补其所缺。有光绪年间刊本。又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书局八卷本。
书名。一名《石渠余记》。清王庆云著。六卷。记清代开国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科举、会计、钱制、漕运、田赋、河工、屯垦、矿政、盐法、关税、边外互市、英人入贡等八十七篇。于《清会典》、《清文献通考》、《清实录》、国史列传、邸报等资料均着意搜采。间附图表、案语。惟于秕政有所讳避。《清文献通考》成书于乾隆年间,此书可补其所缺。有光绪年间刊本。又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书局八卷本。
官名。三国吴孙权黄龙元年(229)置。
指产于河南开封的刺绣。北宋时开封称汴京,故名。北宋时汴绣技艺已很高,并在汴京设文绣院,内有绣工三百余人,专为朝廷绣制御用服饰。民间有“绣巷”,聚集大批绣工,繁盛一时,后一度衰落。清代又有复兴,并多以祝
书名。唐刘长卿撰。作者曾官随州刺史,因以名集。十一卷,诗十卷,文一卷。明时翻刻本益多。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刻本。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重器、乐器。年代约自春秋中期至清末不等。在东南亚国家也有发现。用铜铸造。形似坐墩,中空无底。鼓面平展正圆,中心有日光纹。少数鼓面边沿铸有蛙、鸟、龟、马、牛、骑士等浮雕。鼓身屈曲成胸、
?—653唐晋州临汾(今属山西)人。柴绍子。娶巴陵公主(太宗女),称驸马都尉,官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后与房遗爱谋反,被杀,公主赐死。
亦作布倖、老幸。傣语音译,意即一村之长。旧时云南傣族地区有布幸,掌管所辖村寨行政事务,处理民事纠纷,为土司征赋派役。
即“纥石烈执中”。
官名。唐代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因之。宋三司各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开封府亦设左、右厅推官各一员,分日轮流审判案件。临安府
?—前1西汉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哀帝皇后。定陶傅太后从弟女。哀帝为定陶共王时,太后欲重亲,取以配王。及哀帝即位,立为皇后。哀帝卒,废为庶人,旋自杀。
书名。清末邹渭三撰。四卷。分“拳匪”、“联军”上下、“马贼”等四篇,记义和团在榆关之活动、沙俄侵略军经过榆关情形等史事,起光绪二十六年(1900),迄次年二月,其中对英、法各国抵制沙俄独占榆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