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水部

水部

①官署名。(1)三国魏置,尚书台诸郎曹之一,掌水道工程舟楫桥梁之政令,以水部郎为长官。西晋及东晋初沿置,东晋中省。南朝复置,隶都官尚书,仍以郎(郎中)为长官,资深者称侍郎。北魏、北齐亦隶都官尚书。隋代置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初以侍郎为长官,开皇六年(586)增置员外郎为次官。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罢员外郎,寻又置承务郎,职掌同员外郎。唐武德三年(620)复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仍为工部四司之一。龙朔二年(662)改为司川,咸亨元年(670)复旧。天宝十一载(752)改称司水,至德二载(757)复旧。唐中期以后,本司职权渐为使职侵夺。北宋初,水利工程等事务先后归属三司河渠案、都水监,本司无所掌,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郎中、员外郎皆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实掌沟洫津梁舟楫漕运之政令。南宋时将都水监并入本司。辽、金、元不置。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为工部四属部之一,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掌全国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二十九年,改称都水清吏司。(2)渤海国置,为右六司支司之一,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②明清时工部司官的别称。

猜你喜欢

  • 郡公

    爵名。魏晋始置,初定为“公”的一个等级,高于县公。其后各朝多置。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定大、次、小王国制,规定郡公制如小国王。北魏天赐元年(404)赐郡公国臣吏,自五十人至百人不等,北周时定食邑自一

  • 阳朔

    西汉成帝年号(前24—前21)。凡四年。

  • 郧西人

    距今约一百万至五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因1976年在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发现而得名。化石为两颗牙齿,是猿人类型的古人类。

  • 五甲

    宋贡举殿试和礼部试所定合格举人的等级。太平兴国二年(977),复试礼部奏名举人,按优劣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殿试进士,始分五等,第一至三等赐及第,第四、五等赐出身。天圣五年(1027)改“等”为

  • 太后三卿

    官名合称。汉置,指皇太后宫所置卫尉、少府、太仆。随太后宫为号,如“长乐卫尉”、“长信少府”等,位在同号九卿之上。三国魏沿置,但改其位在同号九卿下。晋、南朝沿用汉制,仍在九卿上。

  • 荆南节度使

    见“荆南①”。

  • 汪克宽

    1304—1372元末明初祁门(今属安徽)人,字德辅,一字仲裕,号环谷先生。泰定间中选乡试,因会试下第,遂弃科举业,家居著书讲学,致力于经学,著《春秋经传附系纂疏》、《程朱传义音考》、《集传音义会通》

  • 柳貌

    亦作柳狼。东汉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东北)哀牢王。永平十二年(69),遣子率种人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内属。明帝以其地置哀牢(今盈江东)、博南(今永平西南)二县,割益州西部所领不韦(今保山)、巂唐(今云

  • 王雅

    334—400东晋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字茂达。少知名,历永兴令、丹阳尹,以干练著称。孝武帝深加礼遇,虽在外职,多参廷议。人以佞幸目之。太元中为太子太傅。曾谏孝武帝勿擢用王恭、殷仲堪,帝不纳其言

  • 亦连

    见“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