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御器械
官名。北宋初,皇帝选三班使臣以下或内侍武士亲信者为卫士,以防不虞,赐佩带櫜鞬及御剑,称御带。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选诸司使副充任。掌轮番宿直,或出领外任。景祐二年(1035),令以六员为额。庆历元年(1041),以历边任有功者补阙员。元丰二年(1079),命遇独员,差内侍押班兼权。南宋沿置。乾道六年(1170),令立班在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之下。
官名。北宋初,皇帝选三班使臣以下或内侍武士亲信者为卫士,以防不虞,赐佩带櫜鞬及御剑,称御带。咸平元年(998),改称带御器械,选诸司使副充任。掌轮番宿直,或出领外任。景祐二年(1035),令以六员为额。庆历元年(1041),以历边任有功者补阙员。元丰二年(1079),命遇独员,差内侍押班兼权。南宋沿置。乾道六年(1170),令立班在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之下。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一日(1907.7.10)在北京发刊。活页性文摘。每日一页,月汇成卷。丁宝臣编撰,由《爱国报》附出,随报分送读者。以“激发合群自强之思想,振起爱国保种之精神”为宗旨,鼓吹“忠
书名。宋李焘撰。卷数不详。焘以御史本为法官,而天禧选用则与谏官俱任言责,其权势又出谏官之上。因断自天禧以来,取丞杂三院姓名悉列之表,以著台谏古今之变。已佚。
又作阿里根、阿里侃、斡里根。金女真部落姓氏。部人居纳邻河(今拉林河)、梅黑河(今吉林海龙梅河)、曷速馆(今辽宁辽阳市迤南海城、盖州、大连市金州区境)等地。入中原后,改汉姓为何。
一作漯川。漯,《说文解字》作湿。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书·禹贡》述兖州贡道作“浮于济、漯,达于河”。《史记·河渠书》:禹导河至于大邳(山名,在今河南浚县东南),“乃厮()二渠,以
1511—1586明四川南充人,字逸甫,号松谷、青居山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以礼部尚书入阁。四年,见同僚倾轧纷争,乃乞休避归。著有《青居山房稿》。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市大部地区。卫通滇、蜀,地当要冲,为三省藩篱。明初驻有重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毕节县。1993年改为市。
官名。(1)相传西周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或称三孤,居其首位,佐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后省。北周复置,为大臣加官,位尊而无职司,正八命。北宋政和二年(1112)以三公为宰相,置三孤为辅相,佐三
律名。关于训练、调度官营手工业劳动力的单行法律。秦“均工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其中对新工、故工(熟练工)的训练期限和奖惩有具体规定。
学校名。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法国天主教圣母会在上海法租界设立。校舍简陋,初仅招收四名外侨儿童入学,后学生人数渐增,并于光绪六年(1880)添招中国儿童入学,肄习英文、法文、拉丁文、中文、数学、音
即“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