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将军
官名。清朝八旗驻防地之最高长官,见“将军”。
官名。清代八旗兵世驻各省重地,称为驻防旗,其领兵将军,称驻防将军,如陕西的西安将军,江苏的江宁将军,浙江的杭州将军,湖北的荆州将军,广东的广州将军,四川的成都将军等。驻地的军政、民政皆由将军以下各官掌管,惟纯属地方行政范围的仍由督抚处理。将军下有副都统、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尉等。见《历代职官简释·驻防将军》。
官名。清朝八旗驻防地之最高长官,见“将军”。
官名。清代八旗兵世驻各省重地,称为驻防旗,其领兵将军,称驻防将军,如陕西的西安将军,江苏的江宁将军,浙江的杭州将军,湖北的荆州将军,广东的广州将军,四川的成都将军等。驻地的军政、民政皆由将军以下各官掌管,惟纯属地方行政范围的仍由督抚处理。将军下有副都统、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尉等。见《历代职官简释·驻防将军》。
官名。三国吴置。《三国志·孙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惟(羊)道及宣诏郎豫章杨迪拒绝不与通。”官名,三国吴置,掌宣诏书。《三国志·吴书·孙登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孙登)立为皇太子,以(诸葛
见“御仗五职”。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舞蹈用具。《周礼·春官》“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大丧,廞舞器。及葬、奉而
宋朝三馆别称。参见“崇文院”。
官名。太子左、右卫率府所属勋府次官。佐勋卫中郎将统勋府卫士。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原于实业部置合作司,管理合作事业,后又在经济部内成立全国合作事业管理局,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社会部成立后改隶社会部。以局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各项事务。
官名。元置,为典瑞院的佐官,秩从三品,员额二人。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翟方进传》:“中郎将李棽为厌难将军”。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汉书·王莽传》:“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
官署名。南朝梁置,属东宫。
官名。《周礼》无此官。汉代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北周仿此职置左右射声率上士, 正三命,属夏官府左右武伯中大夫。《隋书·礼仪志》载其职掌为“掌射声之士。其队器服皆朱,以黄为饰。立于三仗第三行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