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银库

银库

官署名。① 清朝户部三库之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初归户部理事官管理,雍正元年(1723)改归管理户部三库大臣统辖。掌收各省岁输田赋、盐课、关税、杂赋、直省赃罚银用剩者及宝泉局新铸制钱,并稽其支放。设郎中一人领库事,下设员外郎,司库、大使、笔帖式、库使、经承等分理诸务。②清朝宗人府所属机构。掌银钱出纳。皇帝简派宗人府堂官和满洲大臣各一人领之。下设司官二人,笔帖式四人,供事二人。司官由府引见补授,任期三年。凡宗室养赡银及宗室、觉罗赏恤银,均由本库颁发,年终奏销。③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掌储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及宝石等物。置郎中二人(兼司皮、瓷二库),员外郎三人,六品司库一人,八品司匠二人,无品级副司库二人及库使若干。库藏之出纳,按月缮折,送司核对并呈府堂奏销。④ 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机构。光绪十年(1884)设。掌储存总理衙门出纳之现金。二十七年,併入外务部。


官库名。清置,为户部三库之一。掌银钱的出纳。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司库一人,大使二人,笔帖式六人,库使六人,经承二人,均由满人充任。郎中、员外郎•司库分掌本库的出纳。大使掌核各省文批,送主管官阅后,分交各库与户部各司;其办事机构为大使厅,有经承一人协助办事。笔帖式与库使掌本库档案。清制内务府广储司亦设银库,掌收储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及宝石等物及内务府题本。设员外郎三人,司库、副司库、司匠、库使二十二人。

猜你喜欢

  • 官名。由贵族家庭中保育人员的称谓发展而来。《礼记·内则》讲到保育孺子,必须从“诸母”和“可者”中选出“子师”、“慈母”、“保母”来负责。所谓“可者”就是“阿”,“阿”从“可”声,“可”“阿”同音通用。

  • 吏部当月处

    清代吏部内部机构。掌监吏部印信,并收发在京各衙门文书,分交各司办理,不设专职主管官员,由四司郎中、员外郎、主事与七品小京官等按日轮值。

  • 分巡处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内部设事务科、巡查科、各段。掌内城分巡之事。

  • 利用监卿

    官名。元置,为利用监的主官,见“利用监”。

  • 教育官练习所

    官署名。清末各省之教育培训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变。各省一所,受督抚监督。由提学使选聘本国或外国精通教育之士讲演教育学,教授管理诸法、教育行政、视学制度等。自提学使以下,所有学务职员,每周至少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

  • 漕臣

    转运使、副使通称。

  • 大理卿

    官名。亦称大理寺卿。北齐改廷尉为大理而置,为大理寺长官,列位九卿。员一人,三品。隋朝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从三品。唐朝置一员,从三品,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详刑正卿,武

  • 汴东水陆运两税盐铁使

    使职名。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置,以江淮盐铁使、太常少卿包佶充任,与汴西两税使总天下山泽之利。

  • ①选举制度用语。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及其属官对每个士族人士才、德的简要评语,并据此及家世来评定其在士族内部的品级。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中正的关系。《晋书·孙楚传》: “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