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省

都省

官署名。即尚书都省。魏晋南北朝尚书省长官办公场所,亦称“尚书上省”、“尚书都坐”。以录尚书事、尚书令、仆射为长官,属官有左、右丞,都令史,下统六部。隋唐五代及北宋前期为尚书省总官署。唐制,下设左司辖吏、户、礼三部,右司辖兵、刑、工三部,分由尚书左、右丞统之,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副之。掌纠举省内六部诸司及百僚之程式。《唐会要》卷五七《尚书省》:凡“诸司文案,准式并合都省发付;诸司判讫,都省勾检稽失。”中唐以后,常以宰相判六部事,都省诸司几成闲曹。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以诸同三品以上官或翰林学士一员权判尚书都省,总领省事及集议、定谥、词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宫封赠、注甲、发付选人及出雪投状等事。


都省,在东汉指尚书仆射,在唐朝指尚书省,在宋朝指宰相。在东汉时,尚书仆射总理六尚书事,称为都省,见《汉书·百官三·尚书仆射》。唐武则天垂拱年间改尚书省为都省,见《旧唐书·职官二·尚书都省》。宋朝尚书左右仆射,掌佐天子议大政,为宰相之任,政和年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故称宰相为都省。《与执政劄子》:“不得不早为计,谨已具申都省。”见宋朱熹《朱文公集》。

猜你喜欢

  • 冢子

    ① 太子别称。《左传·闵公二年》: “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②官名。战国三晋为太子特设的官职,掌兵器监造。《冢子韩矰戈铭》: “十八年冢子韩矰,邦库啬夫”“造戈”。参见

  • 节义可称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 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诏举。参见“制科”。

  • 右呼衍王

    匈奴王号名,掌领本部兵众。《后汉书·窦融列传》:“宪分遣副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顺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

  • 记室书令史

    官名。晋朝置,为诸公府属吏。

  • 司门

    ① 《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监督出入,查禁货贿,通报宾客来访。郑玄注: “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西魏、北周地官府仿《周礼》置,设中大夫,掌关门、城门、宫门启闭。②

  • 余莫弗瞒咄

    官名。南室韦二十五部各部首领,犹酋长,死则子弟代立,嗣绝则择贤豪立。

  • 乙室王府都监

    官名。辽朝置。乙室王府官员。官名,辽置此官,为乙室王的属官,佐乙室王掌管乙室部族事务。

  • 营长

    见“卒长”②。官名,汉置,军队中一营的长官。《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三辅郡县营长遣使贡献,兵士辄剽夺之。”《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

  • 捕盗都尉

    官名。新莽置。地皇二年(后21)王莽因三捕“盗贼”群起,故置此官,以镇压之。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捕盗贼。《汉书·王莽传下》:“三辅盗贼麻起,乃置捕盗都尉官。”

  • 露门学士

    官名。北周置,为露门学属官,教授生徒,位低于露门学文学博士,因露门又称虎门,故亦称虎门学士,唐朝人避讳,改称兽门学士。参见“露门学”。官名。北周置,为露门学的执教官。参见“露门学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