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台尚书省

行台尚书省

官署名,简称行台省。隋文帝初于诸道设置,有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等行台尚书省,设尚书令、仆射各一员为长贰; 兵部尚书一员兼吏部、礼部,度支尚书一员兼都官、工部;丞一员,左、右任置; 都事四员; 又有考功侍郎一员兼吏部、爵部、司勋,礼部侍郎一员兼祠部、主客,膳部侍郎一员,兵部侍郎一员兼职方,驾部侍郎一员,库部侍郎一员,刑部侍郎一员兼都官、司门,度支侍郎一员兼仓部,户部侍郎一员兼比部,金部侍郎一员,工部侍郎一员,屯田侍郎一员兼水部、虞部; 又置食货、农圃、武器、百工诸监,正、副监各一员及丞、录事等员。唐高祖武德(618—626)初,以诸道军务事繁,分置于益州道、襄州道、东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东道,掌管内军政,有令一员、仆射一员,丞一员左右任置,都事、主事各二员; 兵部尚书一员兼掌吏部、礼部事,领考功郎中一员、主事二员,膳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 民部尚书一员兼掌刑部、工部事,领仓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刑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屯田郎中一员、主事二员; 食货监一员兼掌农圃监事,丞一员; 武器监一员兼掌百工监事,丞二员,两监并有录事、典事等员; 武德五年罢山东道行台,九年余道并省。金朝置,掌管内政务,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罢刘豫伪齐政权,置于汴京(今河南开封),隶尚书省,置左、右丞相,天眷元年(1138)以河南、陕西地还宋朝,遂改置于燕京(今北京),三年复移置于汴,皇统二年(1142)定其官品皆比中台(中央尚书省)低一等,海陵主天德二年(1150)罢,政令统一于朝廷。

猜你喜欢

  • 赐紫禁城内坐轿

    清代优礼大臣的方式之一,如光绪时孙家鼎任大学士、尚书,赐紫韁,紫禁城内坐二人暖轿,恩遇优隆。

  • 亲近史

    长官所亲近信任的下属官员。《汉书·严延年传》:“尤巧为狱文,善史书,所欲诛杀,奏成于手,中主簿亲近史不得闻之。奏可论死,奄忽如神。”

  • 僧统

    僧官。北魏以法果为沙门统,其后又以师贤为僧统。唐朝废,改立僧录。见宋代赞宁《僧史略中·僧统》。

  • 河泊所大使

    官名。元明都设河泊所,掌收渔税。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见《明史·职官四·河泊所》,参看“河泊所”条。

  • 缘边交市副监

    官名。隋朝缘边交市监次官,每监置一员,视正九品; 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为互市副监,隶鸿胪寺。

  • 治书曹御史

    官名。三国魏置,为分曹侍御史之一,掌度支运。

  • 右戎昭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置,地位高于左、右卫将军。《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 (石虎)置左右戎昭、曜武将军,位在左右卫上。”

  • 功臣号

    唐、宋、明三朝赐功臣之荣誉衔,即叙录其勋绩于 “功臣”一词之上。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自后,藩镇下至从军资深者,例赐之。宋初因袭,至元丰(1078—1084)乃罢。明初复赐。名目繁多,唐有从奉天定难功臣

  • 原仇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

  • 民政部丞

    官名。清末民政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巡警部丞设。位侍郎之下,正三品,左、右各一人。掌承政厅,任一部总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