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指帝王在位。《尚书·周书·无逸》: “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满语官署名。汉译为“内阁”。又作“多尔吉衙门”。
官名。北齐置主衣局,属门下省。掌御衣服玩弄事。以都统、子统为正副主官。
官署名。金朝置。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置于太原。长官为转运使,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户籍判官等职。参见“转运司”。
官名。金置,属三司。掌管三司档案、文卷之事。员额一人,秩正八品。
官名。周朝置。官府供使役的小吏。《礼记·王制》: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郑玄注:“庶人在官,谓府史之属。官长所除,不命于天子国君者。”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置,掌管燕京(今北京)诸色人匠。秩从四品。设总管等职。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大都路管领诸色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奚六部贵族子弟之从军者。设详稳等职。
见“巡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