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检校御史

检校御史

官名。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中始置,掌监察宫外百官,隶御史台。南朝省。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末复置,宿直御史台,不得入宿宫省。九品上。北齐沿置,员十二人,从八品上。隋改名“监察御史”。


官名。掌伺察非法。《晋书·职官》:“殿中侍御史。案:魏蘭台遣二御史居殿中,伺察非法,即其始也。及晋,置四人,江左置二人。又案:魏晋官品令又有禁防御史第七品,孝武太元中有检校御史吴琨,则此二职亦蘭台之职也。”北魏也设此官,见《魏书·官氏志》。北齐设检校御史十二人,掌察纠弹劾;《隋书·百官中》:“殿中侍御史、检校御史各十二人。”隋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见《隋书·百官下》。

猜你喜欢

  • 司徒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秩比二千石,掌谏司过失,为五谏官之一。见《汉书·王莽传》。参看“司中”条。

  • 平南冠军大将军

    将军名。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侵宋时置,位在平南抚军上将军之下,掌帅兵征战。事毕则免。见《金史·百官一》。

  • 蕃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司长官,掌诸侯朝觐礼仪。下设小蕃部下大夫、小蕃部上士、小蕃部下士以佐其职,领掌交上士、司匡上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

  • 王中尉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其官有太傅,为王辅佐,导王以善;有内史,掌治国民;有中尉,掌武职;有丞相,统众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 上计书佐

    官名,汉置,为上计吏的随从官吏,佐上计吏到京城送计簿,汇报郡况。此官实为郡吏,佐计吏到京城向朝廷汇报情况是临时性的。魏晋南朝因之,隋以后无。参看“上计吏”条。

  • 左右牝局都尉

    官名。北齐置,见“左右牝署令丞”。

  • 郡军府参军督护

    官名。南朝宋置。《宋书·张兴世传》记其为竟陵人,“南郡宗珍之为竟陵郡。……竟陵旧置军府,以补参军督护,不就。”参见“州军府参军督护”。

  • 仆射

    官名。① 下级武官。战国秦置,位在屯长之下。《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杂抄》:“徒食,敦 (屯)长、仆射弗告,赀戍一岁。”《孙子·作战》曹操注:“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汉晋南北朝有中黄门冗从仆

  • 制诰局副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局务,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

  • 司阶

    官名。唐武则天天授二年 (691) 始于诸卫及北衙六军置,员各二人,正六品上,为四色官之一;东宫六率各一人,从六品上。宋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武官名。唐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