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校尉

校尉

官名。秦汉为统兵武官,略次于将军,高于都尉。出征时临时任命,领一校(营)兵,有司马、候等属官。亦或冠以名号,如横海校尉、轻骑校尉等。又有常设的专职校尉,依其具体职务冠以名号。如统领常备禁军的中垒、屯骑等北军诸校尉、西园八校尉,管理京畿的司隶校尉,管理京师门卫的城门校尉等,西汉秩二千石,东汉秩比二千石。东汉又置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为少数民族地区军政长官。魏晋南北朝名号极繁,品秩高低不等。其专职武官有北军五校尉、城门校尉等,负责具体事务的有盐府、司盐校尉等,掌郡国屯田的有典农校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军政的校尉亦名目甚多。诸领兵征战的杂号校尉地位略次于中郎将,高于都尉。隋朝诸鹰扬府、唐朝诸折冲府之下设团(唐制二、三百人为团),其长官称校尉,位次都尉。隋正六品,唐改从七品下。唐朝诸卫、率所领内府亲、勋、翊三卫中郎将府亦置,属诸卫者正六品上,属率府者从六品上。又,唐、宋至明、清亦用作武散、阶官号。明又置为侍卫装士,侍卫上直亲军置,锦衣卫亦置,掌直驾侍卫,巡察缉捕。五军、三千营亦置,检民间丁壮无恶疾、过犯者充任。详见各条。


官名。1、领兵武官。秦朝末年项梁起义时,置吴中豪杰为校尉等,由此可知,秦代已有此官。汉武帝置八校尉: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及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另外,还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

2、督抚少数民族军政长官。在西域,宣帝地节二年置副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戊已校尉。还有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等。

3、武散官,隋唐有各种名称的校尉,皆为武散官,上自正六品,下至从九品皆是。清代武官八品、九品为校尉。

4、卫士,明清卫士也称校尉。见《通典·职官十六·诸校尉》、《续通典·武散官》、《史记·项羽本纪》、《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新唐书·百官一·兵部》、《清史稿·职官一·兵部》。

猜你喜欢

  • 厩将

    官名。汉有此官,相当于副相。《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拜良为厩将。”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说:“犹楚宫厩尹之职。”楚国宫厩尹位次令尹,相当别国副相。汉代别将之一。《汉书·功臣表》记留侯张良“以厩将从起下邳

  • 主药

    杂任职名。隋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唐于殿中省尚药局置十二人,太常寺太医署置八人,宗正寺陵台置四人,掌药物的刮削��筛。

  • 四方馆参军事

    官名。隋置,掌出入贸易之事。

  • 市佐

    官名。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大都督府置一员,与史、师掌分行检察州、县之市。

  • 卫士令丞

    官名。西汉卫尉的属官有卫士令,统卫士。《汉书·武帝纪》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卫士转置送迎常二万人,其省万人。”有三丞。东汉卫士令各冠以宫名。丞省为一人。晋置卫士令一人,宋齐梁陈无闻。北齐卫尉

  • 西南路招讨府

    即“西南面招讨司”。

  • 五利将军

    西汉武帝封膠东宫人栾大为五利将军。一般地说,将军都掌征伐,而五利将军仅是一个封号。武帝想长生不老,栾大骗他,于是被封为乐通侯,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佩五将一侯印。详《史记·

  • 国信所点检公事

    官名。宋朝国信所属官,负责祗应具体事务。

  • 浊官

    官制术语。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士、寒人出任之官职,一般品阶较低,而且政事较为烦碎,如南朝梁时流外七班中的诸王国低级属官、台省令史等。见《隋书·百官志》上。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士族所任的流内官中,亦有清浊程

  • 智武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陈置为五武将军之一,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亦置,但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