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学掾

文学掾

官名。汉朝州郡职司教育的学官。亦称郡文学掾,省称文学。东汉末,王国、丞相府亦置。西晋郡国皆置。十六国前赵石勒立太学亦置。


官名,汉朝郡国设此官,也称郡文学掾,简称文学,如有主事,则称文学主事掾。主管学校和礼义教育,掌教授诸生。若专教授一经,则以经为掾名,皆以明经者充任。位在诸曹掾史前,没有固定人数,有的多至数十人。东汉时王国和丞相府也置。三国时曹操为丞相,以司马懿为世子文学掾,掌文学侍奉。其后,西晋郡国沿置,十六国前赵石勒立太学,也置此官。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文学》。参看“文学”条。

猜你喜欢

  • 圉牧司使

    官名。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于外路,掌畜牧事务。设官有使,正七品,副使正八品;判官,正九品。

  • 御仗都将

    见“御仗五职”。

  • 雄边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拟武毅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有提高,改拟忠勇将军等号。

  • 翊后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与四平将军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梁始置,秩第二十班,为优

  • 武义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西京作坊副使、东西染院副使、礼宾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官名。宋置,为武职八阶,旧为诸司副使。见《宋史·职官九·武阶》,参看“武功郎”条

  • 他库喇布勒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司务”。

  • 详刑大夫

    官名。即大理正,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大理正。参见“大理正”。

  • 南外都水丞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置,为南外都水丞司长官。哲宗元祐五年(1090),令以三年为一任。徽宗宣和三年(1121)罢。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复置,于应天府置司。十年,都水事

  • 三独

    即“三独坐”。《魏书·张普惠传》: “不正其非,岂所望于三独。”

  • 世袭六品官

    官名。自唐代开始历代均以孔子后裔为世袭曲阜知县。清初因之, 乾隆六年(公元174 1年)改设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