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分为两组,其一组称为东铨。见“三铨考试”。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统领”。
官名。五代宣徽院殿前受旨官。
官名。③清末外务部之职官,为出使大臣之属官。光绪二年 (1876) 始设书记官,后分为一等、二等,二等从六品。三十二年定制,每使馆设一名,奏补。掌使馆文牍。②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 (1904)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管国家的水禁。《周礼·秋官》 :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掌国之水禁。凡酒,谨酒。禁川游者”。官名,周代设此官,掌水禁酒禁等事。《周礼·秋官·萍氏》:“萍
官名。清末新设内阁法制院及弼德院之副长官。佐院长掌院务。详“法制院副院长”、“弼德院副院长”。
宋朝军吏名。神宗时置,选武艺精强者为之,位在教头之上。军吏名。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神宗令“殿前、步军司见在营兵各置都教头,指教弩手五指挥,弓手十指挥,枪刀标排手五指挥,各选一人武艺高强者奏差。
郡散吏名。汉代置,无实际职掌,考见“议曹掾吏”。
官名。南宋置,属太史局,掌刻漏进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