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尊称。《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一曰司马公,一曰司空公。”参见“司徒”。官名,即司徒。《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一曰司马公,一曰司空公。”《后汉书·百官一》:“司徒,
学官名。掌教授小学生经义。十六国后赵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494) 迁都洛阳,立四门小学,置四门小学博士,亦称四门博士或小学博士。九品上。世宗永平元年 (508),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
官名。战国置。军队中的先锋官。《古玺汇编》第四六号: “阳州左、右先司马。”
明钦天监分科之一。清代改称“时宪科”,参见该条。
隋代州主簿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官名。晋朝改协律都尉置,职掌略同,隶太常。南朝宋、齐省,梁、陈复置。参见“协律都尉”。官名。晋置,掌乐律,为乐官。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协律郎》。
清朝宗人府之户籍簿。其制,分黄、红册两种,宗室载入黄册,觉罗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为天朝典官,管理各行贸易,员额及官阶不详。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
文书名。清朝奏折之一种,凡以某一事件奏知皇帝之奏折即为“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