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右监门卫

左右监门卫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左右监门卫。有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品秩同左右卫。掌宫禁门籍之法。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左监门将军判入,右监门将军判出,门籍每月更换一次。府属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胄曹参军事。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巡视出入,掌管门籍。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又有监门校尉、监门直长、长入长上、直长长上等员。左右翊府置中郎将四人,掌莅宫殿城门;左翊中郎将判入,右翊中郎将判出。

猜你喜欢

  • 名分

    名位和职分。《庄子·天下》: “《春秋》以道名分。”《吕氏春秋·审分》: “故人主不可以不审名分也。”高诱注: “名,虚实爵位之名也; 分,杀生与夺之分也。”

  • 太仓署丞

    官名。即“太仓丞”。

  • 总检察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总检察厅的长官,见“总检察厅”。

  • 顺仪

    内官名。皇帝嫔妃。隋炀帝置为九嫔之首,正二品。唐玄宗开元(713—714)中置为六仪之四,一人,正二品,共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后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置为内命妇之一,位淑容下、顺容上

  • 廷寄

    清朝雍正 (1723—1735) 以后传达皇帝谕旨的一种形式。凡皇帝上谕涉及重大机密政务者均由军机处直接封交兵部捷报处寄送有关官员,称为“寄信”,亦称“密寄”,外间官员谓之“廷寄”。根据受文官员之地位

  • 晋阳冶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晋阳冶局”。

  • 佐贰官

    主官的副职或辅佐官之统称。如金熙宗皇统五年 (1145) 以同知、签院、副使、少尹、通判、丞称佐贰官。明清为地方政府主官的辅佐官之统称,如同知、通判、判官、县丞等,品级略低于主官,但非属员。

  • 详定所

    官署名。即详定官制所。北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 置,掌详定改革官制事宜,设详定官制以两制兼,检讨文字以他官兼。先后制定了以阶易官的《寄禄新格》,封爵食邑之法,行守试之法,又书行移法,制授、敕授、

  • 典府长

    官名。隋朝诸王国置,各一员。唐朝亲王国各置二员,正九品下,掌府内杂事。

  • 徕远司员外郎

    官名。即“徕远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