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屯骑校尉

屯骑校尉

官名。①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有丞、司马等属官,位次列卿。掌本营骑士,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初改名“骁骑校尉”,建武十五年(后39)复故,隶北军中候,为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掌宿卫禁兵。当时五校尉所掌北军五营为京师主要的常备禁军,故地位亲要,官显职闲,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多以宗室外戚近臣充任。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而职位渐轻。三国魏、西晋隶中领军(领军将军),领宿卫营兵,四品。东晋省其营兵,哀帝兴宁二年(364) 又省其官。南朝复置,以授勋旧,不领营兵,充任皇帝的侍卫武官,仍隶中领军。宋四品,梁七班,陈六品、秩千石。北魏员二十人,为散员官,无职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五品。北齐员十人,隶领军府属下的左、右卫府,从四品。②南朝置为东宫三校之一。见“太子屯骑校尉”。


官名,汉武帝初置,俸二千石,掌骑士,属官有丞和司马。东汉时俸比二千石,领宿卫兵七百人。属吏一百二十八人,有司马一人,俸千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侯国庶子

    官名,掌侍从,理家事。见《后汉书·百官志》。

  • 管勾机宜文字

    见“主管机宜文字”。军事幕职名。宋置,南渡后改称主管机宜文字。为御营使、宣抚使、宣抚处置使、招讨使、制置使、制置大使、经略安抚使、总管、钤辖、都统制等所属,掌书写机密文书。南宋隆兴年间杨存中为御营使,

  • 供府丞

    官名。北齐置。见“供府署”。

  • 附庸

    ①周朝称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孟子·万章下》: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②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小国国君。《史记·秦本纪》: “(孝王曰) ‘朕

  • 军事委员会

    官署名。民国置,为全国军事最高机关,直属国民政府,掌管国防绥靖事务,决定军事规章制度及军队教育方针,审核军费支配和军实补充,主持军事建设及军队编遣等。设委员长—人、副委员长二人、委员七至九人。参谋总长

  • 典东锣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十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锣”。

  • 职金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职金中士佐官,正一命。

  • 灵官

    明朝道官。閤阜山 (今江西清江县东)、三茅山 (今江苏句容县东南) 道观,各置一人,正八品。

  • 执法中郎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晋书·苻登载记附索泮传》: “(索菱) 仕张天锡为执法中郎。”职掌不详。

  • 膳宰

    官名。春秋置。掌饮食膳羞。王官或称“膳夫”,诸侯官只称“膳宰”。《仪礼·燕礼》: “膳宰具官馔于寝东。”郑玄注: “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官名。周设此官,掌君饮食。《仪礼·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