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射策

射策

即设科射策。汉朝选官考试的一种方法。其法,将试题书于简策,按难易分为甲、乙两科,或甲、乙、丙三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应试者任意取策,不得更换。主考者依其答案评定优劣。主要行于太学,岁试博士弟子;其次行于太常考试地方察举的诸科人才。两类射策均由博士职掌。朝廷依成绩优劣,分别授与相应官职。魏、晋南北朝沿之。与对策并用。时荐举之孝廉、秀才、明经,或入学之国子生、诸等馆生等,皆有经射策而被选拔入仕者。


射策是汉朝选官考试的方法之一。其法是把考题书于简策,根据试题的难易分为甲、乙两科、甲乙丙三科,由参试者自由选择,选定后不许更换。主考官评定优劣,根据答卷的优劣,朝廷授予不同级别的官职。这种考试,一是用于太学,岁考博士弟子,一是用于太常,考试地方推举的各科人才。《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范东门候。”其后,魏晋南北朝皆沿置,与“对策”并用。

猜你喜欢

  • 行宫总监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上宫正五品,中宫从五品,下宫正七品,掌司皇帝行宫事务。

  • 缉探总局

    官署名。清末京师公安侦查机关。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巡警部设探访队。三十三年,于民政部设稽查缉捕局,宣统元年(1909),将缉捕探访归併为缉探总局。专司侦探、缉捕事宜并检阅各种报告、新闻。置总办一

  • 热河、察哈尔、绥远都统府

    官署名。北洋政府在民国初年沿用清制,热河、察哈尔设都统,绥远设绥远城将军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七月六日公布《都统府官制》后,统一各设都统府。主官为都统,员额一人,由大总统简任,兼辖军民两政。除统辖

  • 监督推事

    官名。清末与北洋政府时期设置,为高等审判分厅推事之长,执行分厅长的职务。

  • 巴雅喇堆额真

    即“巴牙喇纛额真”。

  • 厩吏

    官名。掌养马的小吏。春秋时齐国置。《管子·小问》: “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 ‘厩,何事最难。’”1、掌饲养马匹的小官,春秋时齐国置。《管子·小问》:“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

  •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官署名。简称军头引见司。北宋初年,有军头司与引见司。太宗端拱二年(989),改称御前忠佐军头司、御前忠佐引见司。后合为一司。设勾当官五人,以内侍省都知押班及閤门通事舍人以上充任。其属有勾押官、前行、后

  • 酒课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酒醋榷酤之事。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始置于大都,秩从五品,设提举一员,同提举二员,副提举二员。二十八年,减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成宗大德八年(1304),开和林酒禁,亦设酒课提

  • 县助教

    县学教职。唐制,自京县以下,各县均置助教一人,无品,佐经学博士教授县学生徒。

  • 同佥太禧宗禋院事

    官名。元于太禧宗禋院置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人,为太禧宗禋院的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