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寄资

寄资

官制用语。又称寄官。宋朝,内侍升迁阶官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再迁则当转出,依外官例归于吏部。如不转出,而又非正式地带更高阶官,称为寄资。除待遇外,其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相同。候迁至带御器械、押班、都知,方许正式带高级阶官。又吏人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其所迁官亦称寄资。


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1)宋代内侍官非正式带高级阶官者称为寄资, 又称寄官。内侍升迁阶官,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再迁则须转出,依外官例归于吏部。不转出,可以用寄资的办法带高级官阶。除待遇之外,寄资的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同。待升至带御器械、押班、都知,则可正式带高级阶官。(2)吏人出职后如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其出职后所迁阶官亦称寄资。

猜你喜欢

  • ①春秋时齐国地方行政区划名。十邑为一卒。首长为卒帅。见《国语·齐语》。②军队编制名。(1)周朝军队一百人为一卒。《周礼·夏官·诸子》郑玄注: “百人为卒。”(2) 春秋时齐国军队二百名士卒为一卒。《国

  • 正阳等九门永定等七门提督

    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正副各一人。掌京城城门守护。

  •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

    官署名。宋朝设此官署。负责起草皇帝敕令;其长官为提举,由宰相兼任,同提举,由执政兼任。下设详定官、删定官。见《宋史·职官二·编修敕令所》。

  • 兼理

    官制术语。指兼管某项事务。

  • 西史

    武官名。商代重大战争多起于西土或北土,在上述地区,商王常派有“大吏”分区守卫,守卫西土的大吏称为西吏或西史,亦即驻防西土的大使。

  • 武牙郎将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十二卫护军改为武贲郎将后置,每卫六人,从四品,为武贲郎将副贰。

  • 学习翼长

    官名。清朝神机营总理营务处之职官。咸丰十一年(1861)设,三人。位翼长、委翼长之后。协掌本营马步各队操练事。

  • 左卫都指挥使

    官名。元置, 见“右卫都指挥使”。

  • 司薙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秩官府司薙中士佐官,正一命。

  • 墨曹行参军

    官名。南朝齐、梁、陈及北齐置,为墨曹长官。梁自三班至流外四班,陈自八品至九品,北齐自七品上至八品上。多以文学之士担任。常省称为“墨曹参军”。